虎牙

虎牙,中药名。为猫科豹属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牙齿。具有杀虫的功效。主治阴头疮,疽瘘,犬咬伤。
别名 木头回,脚汗草,摆子草,铜班道,自脚跟,追风箭,墓头灰,九头鸟,箭头风,虎牙草,地花菜
药味 微酸,涩,苦
药性
归经 胃经,大肠经,肝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
功能 杀虫。
主治

阴头疮,疽瘘,犬咬伤。

虎牙
  • 虎牙
虎牙
拼音注音
Hǔ Yá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猫科动物牙齿

功能主治

①《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

②《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虎牙

功效作用

功能
杀虫。
主治

阴头疮,疽瘘,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刮末酒服,适量。
相关论述

1、《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

2、《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虎为世界濒危物种,严禁捕杀。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猫科豹属动物虎。
形态特征
体形似猫而大,身长1.6-2.9 m,尾长约1m,体重180-320 kg,雌者较小。头圆而宽,颈部较短。眼圆。耳短小。口旁列生长须,犬齿粗大而锐利。四肢粗大有力。身躯雄伟,毛色鲜丽,夏季色深,呈棕黄色或橙黄色。冬季色浅,呈黄色或浅黄色。有许多黑横纹,横纹每2条靠拢在一起,体后的黑纹多而密。腹毛白色,亦有黑色条纹。头部黑纹较密,眼上方有一白色区,故有“白额虎”之称。鼻部棕色无斑纹。耳背黑色,中间有一圆形白斑。颏部白色。四肢外侧棕黄色,内侧白色,都有黑色斑纹。尾基部棕黄色,中部有黑白相间,形成环状,尾端黑色。我国东北地区的虎体型较大,纹窄而色浅,称“东北虎”或“北虎”,华南地区的虎体型较小,毛短色深,纹多而宽,称“华南虎”或“南虎”。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