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
《西藏常用中草药》
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生于山坡、田野、村庄附近等向阳处。分布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川梨,又名:棠梨刺。
落叶乔木,高达12米。通常有刺。主干粗大,多分枝,树皮灰棕色,小枝蓝紫色,幼时被绵状毛。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3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绒毛,渐脱落,果期无毛或近无毛;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2~2.5厘米,花瓣5;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离生,无毛。梨果近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西藏常用中草药》:"酸甘,温。"
《西藏常用中草药》:"消食积,化瘀滞。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
内服:煎汤,1~3钱。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里红
含碳水化合物,β-谷甾醇,α-香树脂醇,无羁萜和酚类物质。
1、治急、慢性胃肠炎:山里红果实10g,干姜、半夏、藿香、灶心土各一两。以上五味研成细粉,煎汤,内服。(《西藏常用中草药》)
2、治虚热劳损引起的发烧、目赤及肝、脾、胸腔发炎,刺痛等症:纤毛婆婆纳25g山里红果实25g,洪连20g,蒂达20g以上四味碎成粗粉,每日取5g,煎服。(《新编藏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