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髓

别名 -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
主治 -
牛髓
  • 牛髓
  • 牛髓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

拼音注音
Niú Suǐ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水牛骨髓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性味

《别录》:"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①《本经》:"补中,填骨髓。"

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熬膏。外用:涂擦。

复方

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瑞竹堂经验方》)

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作煎服。(孟诜)

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煎三上三下,令成膏。随意以温酒和服之。(《经心录》陆杭膏)

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纲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髓

拼音注音
Niú Suǐ
别名

牛、水牛

英文名
Ox marrow, Water Buffalo marrow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加工食品时,收集有髓腔的骨骼,敲取骨髓,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化学成分

牛髓每100g含水3g,蛋白质0.5g,脂肪95.8g,灰分0.3g,硫胺素(thiamine)微量,核黄素(riboflavine)0.01mg,烟酸(nicotinic acid)0.05mg。其脂肪酸含率如次:月桂酸(lauricacid)0.1%,肉豆蔻酸(myristicacid)2.6%,棕榈酸(cetylic acid)32.3%,硬脂酸(stearic acid)15.5%,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icacid)0.7%,十六(碳)烯酸(hexadecenicacid)3.0%,油酸(oleic acid)43.2%,亚油酸(linoleic acid)2.6%,不皂化物0.5-0.6%。

药理作用

给6-7岁小学生每日服2块牛骨髓骨粉酥糖,连续3个月,使龌齿的发生主显着降低,并且能减少感冒,使注意力集中智商上升。从牛骨髓提取的七肽能抑制分角脑啡肽的酶(即氨基肽酶、二肽基氨基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其IC50为0.9μg,因此有止痛作用。

归经

肾;心;脾经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补血益精;止渴;止血;止带。主精血亏损;虚劳赢瘦;消渴;吐衄;便血;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熬膏,适量。补虚宜酒冲,治吐血崩带宜烧灰。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

1.《本经》:补中,填骨髓。

2.《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3.《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4.《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