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木

杠木,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的果实。分布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具有健脾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用于脾虚腹泻,痔疮出血,脱肛。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微温
归经 味苦,性微温,入心、脾、大肠三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健脾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用于脾虚腹泻,痔疮出血,脱肛。

杠木
  • 杠木
  • 杠木
杠木
拼音注音
Gànɡ Mù
出处

《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的果实。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原形态

辽东栎,又名:柴树、青冈柳、小叶青冈。

落叶乔木,高5~10厘米。树皮暗褐色;幼枝无毛,灰绿色。单叶互生,倒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耳形或圆形,边缘有5~7对波状圆齿,幼时沿叶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5~7对;叶柄长2~4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成柔黄花序,生于叶腋;雌花通常3朵集生成单生叶腋,壳斗浅怀形,包围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苞片小,卵形,扁平: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1.3厘米,长1.7~1.9厘米,无毛;果脐略突起。

性味

苦,微温。

功能主治

健脾止泻,收敛止血。治脾虚腹泻,痔疮出血,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散,2~3钱。

复方

治腹泻,痔血,脱肛:杠木三两,炒熟研末。每服四钱,每日三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杠木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用于脾虚腹泻,痔疮出血,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散,2-3钱。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腹泻,痔血,脱肛:杠木三两,炒熟研末,每服四钱,每日三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壳斗科植物辽东栎 。

形态特征

辽东栎又名:柴树、青冈柳、小叶青冈。落叶乔木,高5-10cm。树皮暗褐色;幼枝无毛,灰绿色。单叶互生,倒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5-17cm,宽2.5-10cm,先端圆钝,基部耳形或圆形,边缘有5-7对波状圆齿,幼时沿叶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5-7对;叶柄长2-4mm,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成柔荑花序,生于叶腋;雌花通常3朵集生或单生叶腋。壳斗浅杯形,包围坚果约1/3,直径1.2-1.5cm,高约8mm;苞片小,卵形,扁平;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1.3cm,长1.7-1.9cm,无毛;果脐略突起。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道地产区

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