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

茵陈,中药名。为菊科艾属植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别名 绵茵陈
药味 苦,辛
药性
归经 胆经,胃经,脾经,肝经
分类 利水渗湿药
产地 甘肃,河南,山西,山东
功能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主治

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茵陈
  • 茵陈
  • 茵陈
茵陈

《中国药典》:茵陈

拼音注音
Yīn Chén
别名

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归经

归脾、胃、肝、胆经。

性味

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备注

(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茵陈

拼音注音
Yīn Chén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

备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茵陈

功效作用

功能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主治

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不良反应

大量服用可致恶心,呕吐,一过性头晕,心律不齐等。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可与其竞争心肌细胞膜受体,降低其疗效。

(2)不宜与奎尼丁合用,易形成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3)不宜与氯霉素合用。

2、饮食禁忌:禁酒,忌食油、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

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有β-蒎烯、茵陈二炔烃、茵陈炔酮、6,7-二甲基香豆素等多种成分。全草还含香豆素、黄酮、有机酸、呋喃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浸剂、精制浸剂对健康犬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犬有利胆保肝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煎剂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茵陈水浸液、乙醇一水浸液均有降血压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与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茵陈水浸液、精制水浸液、挥发油、绿原酸、咖啡酸与6,7-甲氧基香豆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5、此外,茵陈尚有解热、抗肿瘤、平喘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2、《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3、《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4、《别录》:“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炙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食医心镜》茵陈羹:除大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相关配伍

1、茵陈配附子:茵陈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以退黄;附子大辛大热,为寒证所必需,功善温肾暖脾。二药配用,变疗湿热为治寒湿之用,利湿退黄作用仍明显,而免苦寒伤阳之弊,共奏温阳祛寒、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阴黄,症见黄色晦暗、胸痞脘胀、神疲畏寒、大便不实等。

2、茵陈配大黄:大黄苦寒,善泻火通下;茵陈味苦而性凉,功专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临床退黄之要药。二药配用,使湿热之邪同时从大小便而出,且清热之力加强。适用于黄疸初起,热重于湿者。

3、茵陈配泽泻:茵陈长于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泽泻利水渗湿。二药合用,有利湿退黄之功,且利水之力增加。适用于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而小便不利者。

鉴别用药

1、滨蒿与茵陈蒿:本草书中记载的茵陈道地药材产地并不一致,且分布较广。而茵陈蒿是近代中药文献上最常见茵陈植物来源。据研究,此品种仅见于我国沿海狭小地区即不可能是传统上广泛应用的茵陈的来源,故传统所指的茵陈的道地药材,应为滨蒿。茵陈蒿与滨蒿目前均作为茵陈使用,成分、功效相近,区别不大。

2、茵陈与青蒿:两者均气味芳香,能解湿热,故湿热黄疸、湿温、暑湿之证,均可应用。但茵陈主入脾胃,利湿退黄,为治疗湿热黄疸的主药;又能发陈致新,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疮湿疹等皮肤疾病。青蒿主入肝胆,善于清退虚热,凉血除蒸,功专解骨蒸劳热;又能泄暑温之火,为骨蒸劳热、疟疾寒热及暑温壮热所常用。

3、茵陈与栀子:两者均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疸,用治肝胆湿热所致黄疸,常相须为用。但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善于清泻三焦之火而清心除烦,又能凉血解毒,故用治热病烦闷,血热吐衄,以及热毒疮疡等。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善凊肝胆二经湿热,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专长,用治湿热黄疸;还能祛风止痒,发散肌肤邪热,用于湿疹湿疮等。

 

相关药品

茵莲清肝合剂、黄疸肝炎丸、苦黄注射液、茵陈五苓丸、茵栀黄口服液。

相关方剂

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保存方法

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2、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艾属植物茵陈蒿或滨蒿。

形态特征

1、菌陈蒿:半灌木状草木,高40-100cm。主根明显木性。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老则脱落。基生叶披散地上,有柄,较宽,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两面密被绢毛;下部叶花时凋落;茎生叶无柄,裂片细线形或毛管状,基郃抱茎,叶脉宽,被淡褐色毛,枝端叶渐短小,常无毛秋、冬间开花,头状花序球形,径达2mm,多数集成圆锥状;总苞片外列较小,内列中央绿色较厚,围以膜质较宽边缘;花淡绿色,外层雌花4-12朵,常为7左右,能育,柱头2裂叉状;中部两性花2-7朵,不育,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

2、滨蒿:外形与前种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点是本种为一或二年生草本,高约30-6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半木质化。基生叶有长柄,较窄,叶片宽卵形,长2.5-7cm,裂片稍卵状,疏离;茎生叶线形,老时无毛,叶脉丝状。8-9月开花,头状花序直径约1-1.5mm,无梗或有短梗,偏侧着生成短穗,总苞片有宽膜质边缘。外层雌花5-15朵,以10-12个为常见,中部两性花3-9朵。

分布区域

1、茵陈蒿: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河北、台湾、四川等地。

2、滨蒿:分布几遍全国。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