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香树果

连香树果,中药名。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的成熟果实。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星散分布,数量较少。味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定惊止痉的功效。常用于小儿惊风,抽搐肢冷。
别名 芭蕉香清、山白果
药味
药性
归经 苦,平。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定惊止痉。
主治 小儿惊风,抽搐肢冷。
连香树果
  • 连香树果
  • 连香树果
连香树果
拼音注音
Lián Xiānɡ Shù Guǒ
别名

芭蕉香清、山白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旁、低湿地方或山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星散分布,数量较少。

原形态

连香树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约1m。幼树皮淡灰色,老树灰褐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褐色,皮孔明显。芽卵圆形,先端尖,紫红色或暗紫色;单叶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单生;叶柄长1-3cm;托叶与叶柄相近,早落;叶片扁圆形、圆形、肾形或卵圆形,长3.5-7.5cm,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先端圆或钝尖,短枝的叶基部心形,长枝的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锐锯齿,掌状脉5-7。花腋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单性,雌雄异株;花萼4裂,膜质;花瓣缺;雄花近无柄,雄蕊15-20,花药红色,2室,纵裂;雌花2-6,具梗,心皮离生,胚珠多数,排成2列,花柱线形,宿存。聚合蓇葖果2-6,圆柱形,微弯,沿腹缝线开裂,长0.8-1.8cm,暗紫褐色,微被白粉,具残存花柱。种子多数,具翅。花期4-5月,果期8月。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为珍稀濒危树种。喜亚热带山地,冬暖夏凉、雨量充足、湿度大的气候。幼龄树耐荫,成龄树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酸性土、中性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以山麓沟边土层深厚湿润处为适生环境。

2.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在8-9月果实由青变黄褐色时,应立即采收,否则果壳开裂,轻细的种子容易散失。采回果实,让其自行开裂,除去杂质后,所得种子随采随播,或用湿沙层积贮藏,春季播种。播后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保温保湿,最后搭矮荫棚。种子萌发出土后,揭去盖草,苗期注意除草。扦插繁殖:可用嫩枝或1年生枝条作插条,经5×l0-5~10×10-5mol/L吲哚丁酸溶液处理12h后,可提高扦插成活率。育苗两年出圃,春季3月移栽造林,一般造混交林,行株距随地形、混交树种来确定。

化学成分

连香树的叶中含麦芽醇(maltol),糖类,山梨糖醇(sorbitol)和焦性儿茶酚(catechol);芽叶中含有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inidine),芍药素(pe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树皮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h)和鞣质:连香树鞣质(cercidinia)A、B,金缕梅鞣质(chamamelitannin),3-O-没食子酰基金缕梅鞣质(3-O-galloyl-hamamelitannin),1,2,3,6-四-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 6-五-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鞣质云实精(corilagin),老鹳草鞣质(geraniin)和杜英鞣质(elaeocarpusin)。

功能主治

祛风定惊止痉。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连香树果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定惊止痉。
主治
小儿惊风,抽搐肢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
形态特征
连香树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约1m。幼树皮淡灰色,老树灰褐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褐色,皮孔明显。芽卵圆形,先端尖,紫红色或暗紫色;单叶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单生;叶柄长1-3cm;托叶与叶柄相近,早落;叶片扁圆形、圆形、肾形或卵圆形,长3.5-7.5cm,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先端圆或钝尖,短枝的叶基部心形,长枝的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锐锯齿,掌状脉5-7。花腋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单性,雌雄异株;花萼4裂,膜质;花瓣缺;雄花近无柄,雄蕊15-20,花药红色,2室,纵裂;雌花2-6,具梗,心皮离生,胚珠多数,排成2列,花柱线形,宿存。聚合蓇葖果2-6,圆柱形,微弯,沿腹缝线开裂,长0.8-1.8cm,暗紫褐色,微被白粉,具残存花柱。种子多数,具翅。花期4-5月,果期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星散分布,数量较少。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沟旁、低湿地方或山坡杂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