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泡

大麦泡,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大麦泡RubuscorchorifoliusL.[R.althaeoidesHance],以根皮、叶入药。功能主治为: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别名 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
药味
药性
归经 涩,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
主治 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大麦泡
  • 大麦泡
大麦泡
别名

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

来源

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

涩,温。

功能主治

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麦泡

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积,止泻痢,解毒,活血,调经,止血。
主治
主治食积饱胀,肚痛腹泻,红白痢疾,红崩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

植物学信息

分布区域
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