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黄华根

高山黄华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alpineLedeb.的根。分布于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具有截疟,降压之功效,用于疟疾,高血压。
别名 -
药味
药性 寒膀胱经
归经 苦,寒,膀胱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截疟,降压。
主治

用于疟疾,高血压。

高山黄华根
  • 高山黄华根
  • 高山黄华根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

拼音注音
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8~9月采挖。

性味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截疟,清热化痰,镇静,降压。治疟疾,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高山黄华根

拼音注音
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Alpine Thermopsis
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rmopsis alpina Ledeb.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除去泥土,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400-5000m的山坡草地、湖边砾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

原形态

高山黄华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疏被长柔毛。茎直立,分枝。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2-4.5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渐变无毛,背面密被长柔毛;托叶大,叶状2枚,基部连合,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总状花序项生;苞片3枚轮生,卵形或长卵形,基部连合,背面密生长柔毛;花2-3朵轮生,长2-3cm;萼钟状,下部3萼齿披针状,上面2萼齿三角形,密被开展长柔毛;花冠黄色,旗瓣圆形,翼瓣狭,龙骨瓣长圆形。荚果扁平,长椭圆形,常作镰形弯曲或直,长3-6cm,宽1-2.5cm,被柔毛。种子4-8颗,卵状肾形,稍扁,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归经

肺;肝;胆;三焦经

性味

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

截疟;降压。主疟疾;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3-9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高山黄华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截疟,降压。

主治

用于疟疾,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所含生物碱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小剂量产生兴奋,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相关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截疟,清热化痰,降压。治疟疾,高血压。”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挖,除去泥土,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野决明属高山黄华。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疏被长柔毛。茎直立,分枝。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2-4.5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渐变无毛,背面密被长柔毛;托叶大,叶状2枚,基部连合,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苞片3枚轮生,卵形或长卵形,基部连合,背面密生长柔毛;花2-3朵轮生,长2-3cm;萼钟状,下部3萼齿披针状,上面2萼齿三角形,密被开展长柔毛;花冠黄色,旗瓣圆形,翼瓣狭,龙骨瓣长圆形。荚果扁平,长椭圆形,常作镰形弯曲或直,长3-6cm,宽1-2.5cm,被柔毛。种子4-8颗,卵状肾形,稍扁,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400-5000m的山坡草地、湖边砾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