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Lindl.)Planch.exMaxim.[R.lamprophyllumHayata;AzaleaovataLindl.]的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具有清湿热,解疮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用于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杜鹃花科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Planch.,以根入药。
华东。
有毒。清热利湿。
湿热带下:根1钱,水、酒、猪肉各适量同白糖冲服。
疔疮:马银花根、樟树个适量,水煎外洗。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药材基源:为柱鹃花科植物马银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ex Maxin.[R.lamprophyllum Hayata;Azalea ov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常绿灌木,高1-4cm。多分枝,幼枝疏生具短柄的腺毛和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8mm,有柔毛;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阔卵形,长3-5cm,宽1.8-2.5cm,先端急尖或钝,有短尖头,基部近楔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苍绿色,两面仅中脉上有短毛。花单生于枝顶叶腋,花梗细长,长1-1.5cm;花萼大,膜质,5裂,裂片卵形或广卵形,长约5mm,萼筒外有白粉或腺毛;花冠白紫色或淡紫色,有粉红色斑点,5深裂,裂片外面无毛,筒部里面有柔毛;雄蕊5,长1.5-2cm,花丝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卵圆形,有短腺毛,花柱长2-2.2cm,稍长于雄蕊,伸出花冠外。蒴果宽卵形,长8mm,基部有增大的花萼包围着。花期3-4月,果期8-9月。
叶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棉花皮素、双氢槲皮素。
苦;性平;有毒
清湿热;解疮毒。主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
《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湿热带下。根加适量樟树,水煎外洗治疗疔疮。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马银花
清湿热,解疮毒。
用于湿热带下,痈肿,疔疮。
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
孕妇忌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有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主治湿热带下,疔疮。”
《浙江药用植物志》:“外治疥疮。”
1.治湿热带下:马银花根3g,水、酒、猪肉各适量。煎后同白糖冲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疔疮:马银花根、樟树各适量。水煎外洗。(《全国中草药汇编》)
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杜鹃花科植物马银花。
马银花,又名清明花《华南杜鹃花志》,石羊木《广东植物志》,卵叶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常绿灌木,高1-4m。多分枝,幼枝疏生具短柄的腺毛和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8mm,有柔毛;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阔卵形,长3-5cm,宽1.8-2.5cm,先端急尖或钝,有短尖头,基部近楔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苍绿色,两面仅中脉上有短毛。花单生于枝顶叶腋,花梗细长,长1-1.5cm;花萼大,膜质,5裂,裂片卵形或广卵形,长约5mm,萼筒外有白粉或腺毛;花冠白紫色或淡紫色,有粉红色斑点,5深裂,裂片外面无毛,筒部里面有柔毛;雄蕊5,长1.5-2cm,花丝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卵圆形,有短腺毛,花柱长2-2.2cm,稍长于雄蕊,伸出花冠外。蒴果宽卵形,长8mm,基部有增大的花萼包围着。花期3-4月,果期8-9月。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于疏林中或密林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