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皮菜

红牛皮菜,中药名。为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vulgarisL.var.ciclaL.的新鲜全草。分布于我国华南及西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透疹之功效。常用于吐血,麻疹发透不快,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伤折。

别名 厚皮菜、牛皮菜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凉,归脾、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透疹。
主治

吐血,麻疹发透不快,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伤折。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 红牛皮菜
红牛皮菜
拼音注音
Hónɡ Niú Pí Cài
别名

厚皮菜、牛皮菜

来源

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透疹。用于吐血,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红牛皮菜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行瘀透疹。

主治

吐血,麻疹发透不快,热毒下痢,闭经淋浊,痈肿伤折。

用法用量

15-30g。水煎服。

注意事项

脾虚泄泻者忌用。

相关论述

《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主治吐血,麻疹不透。”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成人及小儿出麻疹应期不透:取新鲜红牛皮菜30g,芫荽子、樱核桃各9g,水煎服。

2、治吐血:新鲜牛皮菜30g,鲜鱼腥草30g,白及(研粉)9g。前两味煎汤,以药汁冲服白及粉。

附注

菾菜(甜菜)与红牛皮菜的区别点为根肥厚,纺锤形,叶较小。根为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藜科植物莙荙菜。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2m,无毛。根不肥大,有分枝。茎直立,有沟纹,光亮,具分枝。基生叶有粗壮的扁长叶柄,叶片矩圆形,长20-30cm,宽12-18cm,先端钝,全缘而稍成波状,上面皱缩不平,茎生叶较小,菱形或卵形。夏季开花,大圆锥花序,花两性,通常2个或数个集成腋生花簇,花被片5,基部和子房结合,果期变硬,包覆果实,雄蕊5个,生于肥厚花盘上。种子横生,扁平,径2-3mm,种皮红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华南及西南各地。

道地产区

我国华南及西南各地。

生长环境

均为栽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