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

沙苑子,中药名。为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种子。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目暗不明、头昏目花。

别名 沙苑蒺藜,夏黄草,潼蒺藜,蔓黄芪
药味
药性
归经 肾经,肝经
分类 补虚药
产地 内蒙古,陕西
功能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主治

主要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目暗不明、头昏目花。

沙苑子
  • 沙苑子
  • 沙苑子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

拼音注音
Shā Yuàn Zǐ
别名

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

英文名
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ow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炮制

沙苑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盐沙苑子:取净沙苑子,用盐水拌匀,放锅内炒干,晾凉(每100斤加盐2斤用开水化开)。

鉴别

取本品1g,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弃去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 滴,点于色谱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2 滴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有一亮黄色环。

归经

归肝、肾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用法用量

9~15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沙苑子

拼音注音
Shā Yuàn Zǐ
别名

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本草图经》),沙苑蒺藜子(《本草求原》),潼蒺藜(《本草便读》),沙蒺藜(《增订伪药条辨》),夏黄草(《吉林中草药》)。

出处

《临证指南医案》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华黄芪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

①扁茎黄芪又名:蔓黄芪。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全体被短硬毛。主根粗长,茎略扁,偃卧。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托叶小,披针形;叶柄短,叶片椭圆形,长6~14毫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微缺,有细尖,基部钝形至钝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细长;小花3~9朵,小花梗基部有1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萼钟形,绿色,先端5裂,外侧被黑色短硬毛,萼筒基部有2枚卵形的小苞片,外侧密被短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翼瓣稍短,龙骨瓣与旗瓣等长;雄蕊10,9枚合生,1枚分离;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柱头有画笔状白色髯毛。荚果纺锤形,长3~4厘米,先端有较长的尖喙,腹背稍扁,被黑色短硬毛,内含种子20~30粒。种子圆肾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

②华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直立,有条棱,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2厘米;小叶21~31,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5~9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基部圆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数;萼钟状,膜质,萼齿三角披针形,近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5厘米,翼瓣长为龙骨瓣的2/3;子房有长柄。荚果椭圆形,长1~1.5厘米,宽8~10毫米,革质,膨胀,密生横纹,成熟后开裂。种子10~12,肾形,种脐凹陷较深,黄褐色。

生山坡、路旁、砂地、河边。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

同属植物直立黄芪,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23,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密,多数;翼瓣比旗瓣短,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花期7~8月。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其种子亦同等入药。

性状

①扁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肾脏形而稍扁,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厚不足1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光滑。一边微向内凹陷。在凹入处有明显的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枚淡黄色,略为椭圆形,胚根弯曲。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均匀者为佳。

主产陕西、山西等地.

②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较规则的肾形,颗粒饱满,长2~2.8毫米,宽1.8~2毫米。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光滑。腹面中央微凹陷处有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淡。

主产河北。

炮制

沙苑子:拣去杂质,漂净泥沙,捞出,晒干。盐沙苑子:取拣净的沙苑子,用盐水喷拌均匀,置锅内,文火微妙至于燥,取出放凉。(每沙苑子100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本草通玄》:"走肾、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性味

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兼苦。"

注意

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

《本经逢原》:"肾与膀胱偏于热者禁用。"

功能主治

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

①《本草衍义》:"补肾。"

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

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带下,痔漏,阴癀。性能固精。"

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症瘕痔瘘。"

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

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②治肾虚腰疼:沙苑子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脾胃虚,饮食不消,湿热成臌胀者:沙苑蒺藜二两(酒拌炒),苍术八两(米泔水浸一日,晒干,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目昏不明:沙苑子三钱,茺蔚子二钱,青葙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报二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沙苑子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主治

主要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目暗不明、头昏目花。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6-9g;或入丸、散;或熬膏。益肝明目多生用;补肾固精、缩尿止遗多炒用。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降压药利舍平、降压灵等合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合用,导致胃肠溃疡患者加重,甚至恶化。

注意事项

1、性温,凡外感热病、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2、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可以明显地抑制血小板聚积,出血性疾病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酚类、鞣质、甾醇和三萜类成分、生物碱、黄酮类成分。

药理作用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沙苑子总黄酮有明显降压作用,尤其舒张压作用明显。沙苑子的水提醇沉液可使血压明显下降,且与剂量成正比。并可减慢心率、增加脑血流量。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沙苑子总黄酮具有改善血液流变、降血脂的作用。

3、免疫促进作用:沙苑子水煎剂对部分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使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明显提高,表明对细胞免疫有提高作用。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沙苑子水煎剂具有镇痛作用,并有解热作用。

5、此外,沙苑子尚具有抗炎、增强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保肝、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小鼠耐寒能力、明显增加小鼠体重的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古方补肾祛风,皆用刺端黎。后世补肾多山沙苑痰葱,或以熬膏和药,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

2、《本草汇言》:沙苑蒺藜,补肾涩精之药也。……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人,能补肾固精,强阳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遗沥,乃和平柔润之剂也。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头晕耳鸣及带下淋浊等症。治肾虚腰痛,可与菟丝子、杜仲、狗脊等配用以加强补益肝肾作用;治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和肾虚寒湿带下,则与芡实、莲须、龙骨等配用以补肾固精、缩尿止带,如《医方集解》之金锁固精丸;肾虚梦遗精滑,阳痿无子,可配鱼膘胶以补肾益精,如《证治准绳》之聚精丸。

2、用于眼目昏花,沙苑子能养肝明目,可与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等补肝肾之品配伍;治老年性白内障,可与夜明砂、女贞子等配用以明目退翳。

相关配伍

1、沙苑子配芡实:沙苑子甘温,长于补益肝肾,固精缩尿;芡实甘涩,善于益肾固精,健脾祛湿。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健脾,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尿频遗尿等。

2、沙苑子配菟丝子:沙苑子长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菟丝子善于补阳益阴,明目养肝。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固精,明目养肝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眼目失养所致的目昏目暗,视力减退等。

3、沙苑子配杜仲:沙苑子长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杜仲善于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两药配伍,可增强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下肢酸软无力等。

4、沙苑子配决明子:沙苑子甘温,长于养肝明目;决明子甘苦,善于清肝明目。两药配伍,可增强明目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目暗不明、目赤肿痛等。

5、沙苑子配枸杞子:沙苑子长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枸杞子善于补益肾精,养肝明目。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之视物昏花等。

6、沙苑子配石菖蒲:沙苑子长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石菖蒲善于开窍化痰,醒神健脑。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固精,养肝明目,醒神健脑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耳聋,视物昏花,惊悸失眠等。

7、沙苑子配桑螵蛸:沙苑子长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桑螵蛸善于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小便频数或失禁等。

鉴别用药

1、菟丝子与沙苑子:两者均味甘归肝、肾经,皆能补肾助阳,养肝明目,固精缩尿,既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及带下清稀,又治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视力减退。然菟丝子辛甘而平,不燥不腻,兼补肾阴,为平补阴阳之品,并治肾虚消渴;又归脾经,善补脾止泻,治脾虚便溏或泄泻;尚能安胎,治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沙苑子味甘性温而不燥,固涩力较强,故善于温补固涩,多用于肾阳不足之遗精尿频、带下清稀。

2、决明子与沙苑子:两药均归肝、肾经,具有明目的作用。然决明子苦寒泻热,甘咸益阴,既能清泄肝火,又兼益肾阴,为明目佳品。决明子性质凉润,又有清热润肠通便的功效,用治内热肠燥,大便秘结。沙苑子补益肝肾,益精养肝而明目,故多用治肝肾不足,目失所养之目暗不明、视力减退。沙苑子又甘温,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故又可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及带下清稀。

3、山药与沙苑子:两药均味甘,归肾经。均可涩精止带,用治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然山药滋肾涩精,平补阴阳而涩精止带。山药又可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生津止渴,故用治脾虚食少,倦怠泄泻,肺虚久咳,阴虚内热,口渴多饮,小便频数。沙苑子又具有补益肝肾,益精养肝而明目,故多用治肝肾不足,目失所养之目暗不明、视力减退。

4、杜仲与沙苑子:两药均甘温,归肝、肾经。具有益肝补肾,补火助阳的功效,用于下元虚冷,肾虚腰痛,精关不固,遗精尿频等。然杜仲又具有强筋健骨,固经安胎的功效,用治腰膝疼痛,足胫痿软;肝肾亏损,冲任不固,妊娠下血,胎动不安之证。沙苑子又具有补益肝肾,益精养肝而明目,故多用治肝肾不足,目失所养之目暗不明、视力减退。

相关药品

益肾灵颗粒(胶囊)、补益蒺藜丸、生力胶囊、消渴平片。

相关方剂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三子地黄汤(《张皆春眼科证治》)。

药膳食疗

玉沙粥:

1、功效:本方有滋养肾阴、补肝明目之功效。用于视物昏花,身体消瘦。玉竹有养阴生津、润肺滋肾的功效。沙苑子有补肾、养肝、明目的作用,两者都富含维生素A和植物油以及植物雌激素,常吃可使消瘦的身体变丰满。

2、原材料:玉竹20g,沙苑子粉20g,粳米50g,冰糖10g。

3、做法:将玉竹洗净后切成薄片,与粳米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至米将熟时,加入沙苑子粉。边加边搅,煮至粥熟汤稠。加入冰糖煮化即成。

4、用法:代早茶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割取或连根拔出,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盐水炒用。

炮制方法

1、沙苑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品偏于养肝明目。

2、炒沙苑子:取净沙苑蒺藜,微炒后研细,或用微火炒至棕褐色,体膨胀有香气为度。炒沙苑蒺藜温涩作用较强。

3、盐沙苑子:取净沙苑蒺藜,加入盐水拌匀,稍闷润后,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鼓起,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每沙苑蒺藜100kg,用食盐2kg。盐沙苑蒺藜补肾固精缩尿作用较强。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种皮栅状细胞断面观1列,外被角质层;近外侧1/5-1/8处有一条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壁极厚,胞腔小,孔沟细密。种皮支持细胞侧面观呈短哑铃形;表面观呈3个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子叶细胞含脂肪油。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沙苑子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沙苑子苷对照品,加60%乙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丁酮-乙酰丙酮-水(3:3:1: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饮片性状

1、沙苑子:参见药材性状

2、炒沙苑子:表面棕褐色,体略膨胀,微有香气。

3、盐沙苑子:本品形如沙苑子,表面鼓起,深褐绿色或深灰褐色。气微,味微咸,嚼之有豆腥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达1m以上,全株被短硬毛。主根粗长。茎平卧,有角棱,多由基部分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托叶狭披针形,长约3mm,宽约0.5mm,有毛;小叶9-21枚,叶片椭圆形,长6-14mm,宽3-7mm,先端钝或微缺,有细尖,基部钝形至钝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花3-9朵;总花梗细长,被毛;小花梗基部有1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萼钟形,绿色,先端5裂,外侧被黑色短硬毛,萼筒基部有2枚卵形的小苞片,外侧密被短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长约10mm,宽约8mm,翼瓣稍短,龙骨瓣与旗瓣等长;雄蕊10,而二体,(9)+1;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柱头画笔状被白色髯毛。荚果纺锤形,长3-4cm,先端有较长的尖喙,腹背稍扁,被黑色短硬毛,内含种子20-30颗。种子圆肾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西北地区。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沟边及荒地。

生长见习

喜温暖气候、耐寒,耐旱,怕高温、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土、粘壤土均可栽培。忌连作。选前茬禾本科作物为好。种子千粒重2.3g。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采用秋播或春播,秋播8月,春播4-5月。条播按行距30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cm,1hm2种子量15-22.5kg。

病虫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发病初期用50%拖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