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连

毛连,中药名。为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四川侧金盏AdonisszechuanensisFranch.的全草。植物四川侧金盏,分布于陕西及四川省。具有清热燥湿,镇静之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别名 毛黄连《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燥湿,镇静。
主治

痈肿疮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毛连
  • 毛连
  • 毛连
毛连
拼音注音
Máo Lián
别名

毛黄连

来源

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四川侧金盏Adonis szechuanensis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性味

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镇静。用于痈肿疮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毛连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燥湿,镇静。

主治

痈肿疮毒,目赤肿痛,呕吐泻痢,心悸不眠,癫痫。

用法用量

内服:6-9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阴干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四川侧金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40厘米。根状茎粗短,略呈圆锥形,下部有分枝,棕褐色或棕黄色,侧根粗大,生多数细根。茎直立,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多三出,常集于茎中部以上,互生,叶柄细长,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三角状卵形,小叶片窄卵形,再羽状深裂或具缺刻。花单生于茎顶,短于叶,黄色,直径3.5-4厘米;花萼5,瓣状;花瓣常多数,较萼稍长;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蓇葖果聚合近球形。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及四川省。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下或山脊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