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梯,中药名。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ParisverticillataM.Bieb.的根茎。植物北重楼,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和四川等地。具有祛风利湿,清热定惊,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热病抽搐,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毒蛇咬伤。
风湿痹痛,热病抽搐,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毒蛇咬伤。
王孙、轮叶王孙
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Paris obovata Ledeb.[P. verticillata Rieb.],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苦、寒。有小毒。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高热抽搐,咽喉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1~2钱。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敷患处。
定风筋、铜筷子、灯台七、七叶一枝花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北重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isverticillataM.Bieb.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阴湿地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和四川等地。
北重楼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5-60cm。根茎细长,直径3-5mm。茎绿白色,有时带紫色。叶6-8枚轮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被针形、狭长圆形、倒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3.5cm,先瑞渐尖,基部楔形。花单生于叶轮中央;花便长4.5-12cm;外轮花被通常4-5,叶状,倒卵状披针形、长圆状被针形或倒被外形,长2-3.5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绿色,极少带紫色,纸质,平展;内轮花被片条形,长1-2cm,黄绿色;雄蕊通常8,花丝基部稍扁平,长5-7mm,花药长约1cm,药隔突出部分长6-8mm;子房近球形,紫褐色,先端无盘状花柱基,花柱具4-5分枝,分枝细长,向外反卷。蒴果浆果状,不开裂,直径约1cm,具数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稍扁,略弯曲,长5-10cm,直径约3mm,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纹,有节,节上残留膜状鳞叶、须根或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白色至淡黄色,显粉性。气无,味微甘而后麻。
全株含植物甾醇类成分:植物甾醇(6′-棕榈酰)-β-D-吡喃葡萄糖甙[ phytosteryl-( 6′-palmitoyl)-β-D-glucopyra-noside],植物甾醇-β-D-吡喃葡萄糖(phytosteryl-β-D-glucopyra-noside);植物蜕皮激素类成分:蜕皮素(ecdysone,α-ecdys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β-ecdysone),筋骨草甾酮(ajugasterone);甾甙类成分:喷诺皂甙元四糖甙(pennogenin tetraglycoside),其结构为喷诺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
苦;寒;有小毒
祛风利湿;清热定惊;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热病抽搐;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以醋磨汁涂。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上天梯
祛风利湿,清热定惊,解毒消肿。
风湿痹痛,热病抽搐,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以醋磨汁涂。
体虚无虚火热者忌用,孕妇不宜用。本品有毒,服用剂量过大可致中毒。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可出现痉挛。中毒救治: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或甘草水,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1、对多种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2、止咳、平喘作用。
3、镇静、镇痛作用。
4、杀精作用。
1、《陕西中草药》:“祛风湿,健脾胃,益气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麻木疼痛。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贫血,神经衰弱。”
2、《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解蛇毒。主治毒蛇毒虫咬伤,疮痈肿毒,喉头炎,咽喉肿痛,小儿惊吓抽风。”
1、治小儿急惊抽搐,七叶一枝花焙干研末,每次0.6-0.9g,用钩藤9g,薄荷1.5g,煎汤送服。日服2-3次。(《内蒙古中草药》)
2、治痈疮肿毒,北重楼15g,蒲公英50g。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3、治淋巴结结核,北重楼15g,夏枯草15g,天葵子15g。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4、治毒蛇咬伤,七叶一枝花6g。研末,开水送服,每日2-3次。另以鲜根嚼烂,或加酒捣烂,敷患处;或(七叶一枝花)根30g,青木香60g,研面,每次3.6g,温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以全草治心脏病。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干燥根茎呈圆柱形,稍扁,略弯曲,长5-10cm,直径约3mm,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纹,有节,节上残留膜状鳞叶、须根或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白色至淡黄色,显粉性。气无,味微甘而后麻。
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5-60cm。根茎细长,直径3-5mm。茎绿白色,有时带紫色。叶6-8枚轮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花单生于叶轮中央;花梗长4.5-12cm;外轮花被通常4-5,叶状,倒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3.5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绿色,极少带紫色,纸质,平展;内轮花被片条形,长1-2cm,黄绿色;雄蕊通常8,花丝基部稍扁平,长5-7mm,花药长约1cm,药隔突出部分长6-8mm;子房近球形,紫褐色,先端无盘状花柱基,花柱具4-5分枝,分枝细长,向外反卷。蒴果浆果状,不开裂,直径约1cm,具数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和四川等地。
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和四川等地。
生于山坡林下、草丛、阴湿地或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