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树花

风箱树花,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CephalanthusoccidentalisL.的花序。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和台湾省。具有清热利湿,收敛止泻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
别名 苦,凉。归大肠、小肠经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利湿,收敛止泻。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
风箱树花
  • 风箱树花
  • 风箱树花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

拼音注音
Fēnɡ Xiānɡ Shù Huā
出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花序。夏季采集,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收敛止泻。治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0个。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风箱树花

拼音注音
Fēnɡ Xiānɡ Shù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Common Butterbush
出处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除去总花梗及杂物,阴干。

原形态

风箱树,常绿灌木,高1-4m。分枝极多。叶对生,很少轮生,圆形或椭圆披针形,近革质,长7-13cm,宽2.5-8cm,先端短尖、长尖或钝头,基部浑圆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被柔毛或茸毛;叶柄长5-10mm;托叶三角形,先端削尖,常具1黑色腺点。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两性;萼长约3mm,外面被毛,裂片极短;花冠管漏斗形,白色,长约8.3mm,里面有柔毛,裂片4,钝头;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花柱线形,外露。蒴果倒圆锥形,花萼宿存。种子短圆形。花期秋末冬初。

鉴别

花含生物碱,主要有异钩藤碱 (isorhyn-chophylline)和钩藤碱(rhynchophylline)等[1]

归经

大肠;小肠经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收敛止泻。主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风箱树花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收敛止泻。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0g。
相关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涩止泻。治腹泻,痢疾。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细菌性痢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肠炎,菌痢:风箱树花序15g(或根30-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或秋季(视地区不同而异)采摘,除去总花梗及杂物,阴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茜草科植物风箱树。
形态特征
风箱树又名:水杨梅、马烟树、死鸡仔树、风香树、珠花树、水泡木、大叶水杨梅。灌木至小乔木,高1-4m。小枝幼时被柔毛,略扁,近四棱柱形,成长圆柱形,褐色,无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柄长5-10mm;托叶三角形,长约4mm,常具1黑色腺体;叶薄革质;叶片椭圆形、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15cm,宽2-5.5cm,先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圆,上面无毛或沿中脉被柔毛,下面脉上毛较密,侧脉10-12对,近边缘连结。头状花序球形,单生或总状花序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盛开时直径3-3.5cm;总花梗长2.5-6cm;小苞片刚毛状或线状匙形;萼管长1-1.5mm,先端4深裂,裂口处具1黑色腺体;花冠白色,冠管长7-12mm,花冠裂口处亦有1黑色腺体;雄蕊4;花柱长线形,长12-15mm,外露,柱头棒锤形,蒴果倒圆锥形,长4-6mm,先端具宿萼;种子具翅。花期秋末冬初(海南省为春末夏初)。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和台湾省。
生长环境
生于略荫蔽处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