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子,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五台金腰ChrysospleniumserreanumHand.-Mazz.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淋证、黄疸、出血。
主治淋证,黄疸,出血。
华金腰子
虎耳草科金腰子属植物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以全草入药。8~9月采收,晒干。
苦,寒。
清热,利尿,退黄,排石。用于黄疸型肝炎,膀胱炎,胆道结石。
2~3钱。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金腰子
清热利湿。
主治淋证,黄疸,出血。
内服:煎汤,3-9g。
尚不明确。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1.尿路感染,膀胱炎及排尿困难。2.子宫脱垂。3.镇咳及热病后的复壮剂。4.黄疸,郁血,出血等症。5.促进创伤愈合。
夏季采收,晒干。
根茎短,有多数细根,浅黄色。鞭匐枝细长,具鳞叶,鳞叶边缘有褐色柔毛。茎长5-15cm,扁缩,浅黄至暗褐色,无毛或疏生毛。叶基生,完整叶片肾形,长0.8-2.5cm,宽1-3cm,边缘具8-11圆齿,齿端有1小疣点,两面和边缘均有疏生柔毛,叶柄长1.5-4cm,疏生褐色柔毛。聚伞花序;花萼黄绿色,无花瓣。气微,味苦、涩。
虎耳草科植物五台金腰。
五台金腰:多年生草本、高5-19cm。无单宁质斑纹;鞭匐枝具鳞片状叶,边缘具褐色柔毛;全株金黄色;根茎细弱。茎直立,无毛或稍有毛。叶互生,有长柄;基生叶较大,叶柄长2.5-4cm,疏生褐色柔毛;叶片肾形至圆状肾形,长0.8-2.5cm,宽1-3cm,边缘具圆齿,齿端具小疣点,两面和边缘均疏被柔毛;茎生叶通常1片,稀不存在,肾形,长0.4-1cm,宽0.7-1.7cm。伞房花序,长达3mm,苞叶卵形,长0.4-1.5cm,宽达2cm,稀全缘;花黄色,萼片4,卵形,带绿色,里面黄色;无花瓣;雄蕊8,短于萼;子房半下位,1室,花柱直立或叉开。蒴果与萼等长,蒴果先端微凹,两果瓣近等大,具喙。种子宽卵圆形,黑棕色,平滑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生于海拔1700-2800m的林区湿草地、河套湿地及山沟溪边水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