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材列表
木本胡枝子皮
木本胡枝子皮
木本胡枝子皮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LespedezabuergeriMiq.)的茎皮。分布于河南、江西、福建、台湾、贵州、湖北、四川、山西、甘肃等地。味苦辛,性温。归胃经。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治疗风湿关节痛等病症。
别名
绿叶胡枝子皮
药味
苦、辛
药性
温
归经
苦、辛,温。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
主治
治疗风湿关节痛。
药材详情
拼音注音
Mù Běn Hú Zhī Zǐ Pí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豆种植物
绿叶胡枝子
的
茎皮
。
功能主治
《福建民间草药》:"治因受雨淋,四肢骨节炎肿作痛,和白糖捣烂外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木本胡枝子皮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
主治
治疗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患处。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集新鲜茎皮。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
形态特征
绿叶胡枝子是直立灌木植物,高1-3米。枝灰褐色或淡褐色,被疏毛。托叶2,线状披针形,长2毫米;小叶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尖或钝圆,上面鲜绿色,光滑无毛,下面灰绿色。密被贴生的毛。总状花序腋生,在枝上部者构成圆锥花序;苞片2长卵形,长约2毫米,褐色,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4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密被长柔毛;花冠淡黄绿色,长约10毫米,旗瓣近圆形,基部两侧有耳,具短柄,翼瓣椭圆状长圆形,基部有耳和瓣柄,瓣片先端有时稍带紫色,龙骨瓣倒卵状长圆形,比旗瓣稍长,基部有明显的耳和长瓣柄;雄蕊10,二体;子房有毛,花柱丝状,稍超出雄蕊,柱头头状。荚果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表面具网纹和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丛林或路旁杂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