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露

茉莉花露,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sambac(L.)Ait.的花之蒸馏液。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具有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之功效。用于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
别名 -
药味 味淡
药性
归经 味淡,性温。归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
主治 用于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
茉莉花露
  • 茉莉花露
  • 茉莉花露
茉莉花露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露

拼音注音
Mò Lì Huā Lù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茉莉花之蒸馏液

性味

《纲目拾遗》:"味淡。"

注意

《纲目拾遗》:"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温。"

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

②《中国药植图鉴》:"健脾理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茉莉花露

拼音注音
Mò Lì Huā Lù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ambac(L.)Ait.

生境分布

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

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m。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性状

性状鉴别 为无色至浅黄白色液体。气芳香,味淡。

归经

脾经

性味

淡;性温

注意

《本草纲目拾遗》: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漏。

功能主治

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主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点茶。外用:适量,涂搽;或兑水烧汤沐浴。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拾遗》: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

2.《中国药植图鉴》:健脾理气。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茉莉花露

功效作用

功能
醒脾辟秽,理气,美容泽肌。
主治
用于胸膈陈腐之气,并可润泽肌肤。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点茶。外用:适量,涂搽;或兑水烧汤沐浴。
注意事项
止可点茶,不宜久服,令人脑漏。
相关论述
《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健脾理气。”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取茉莉花浸泡1-2小时,放入蒸馏锅内,加适量水进行蒸馏,收集初蒸馏液,再蒸馏1次,收集重蒸馏液,过滤,分装,灭菌即可口服。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为无色至浅黄白色液体。气芳香,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犀科植物茉莉。
形态特征
茉莉又名:末利,抹历,没利,末丽。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厘米,宽2-7.5厘米,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毫米,被短柔毛,具关节。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厘米,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长4-8毫米;花梗长0.3-2厘米;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毫米;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厘米,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毫米,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径约1厘米,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