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叶,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eynum venetum L.的叶或根。具有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的功效。主治头晕目眩,水肿,小便不利。
1、用于头晕目眩。本品味苦性凉,专入肝经,既有平抑肝阳之功,又有清泄肝热之效,故可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单用本品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而取效。若与牡蛎、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宜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如与钩藤、夏枯草、野菊花等配伍,宜治疗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罗布麻根可清热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而有热象者,单用或与车前子、木通、茯苓等同用。
近年报导,用罗布麻叶开水泡,代茶饮,治疗高血压病;用罗布麻根制成8%煎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罗布麻根水煎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以罗布麻冲剂治疗高血脂症,均有显效。
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麻
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置阴凉干燥处。
本品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有颗粒状角质纹理;气孔平轴式。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凸起;叶肉两面均具栅栏组织,上表皮内栅栏细胞多为2 列,下表皮内多为 1列,细胞极短,海绵组织细胞2~4列,含棕色物;主脉维管束双韧型,维管束周围及韧皮部散有乳汁管。
归肝经。
甘、苦,凉。
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6~12g。
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红根草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叶。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生于河岸沙质地、山沟砂地、多石的山坡、盐碱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
半灌木,高1~1.5m,有乳汗,无毛。枝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8cm,宽0.5~2.2cm,先端钝圆,有小芒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浅紫红色,钟形,先端5裂,两面具颗粒状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离生。骨突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色或灰绿色,边缘具细齿,常反卷,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含芸香甙(rutin)、儿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氯化钾等。
性凉,味甘、苦。
清泻肝火、平肝熄风。用于肝火炽盛之头痛眩晕、惊风抽搐。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3~10克。水煎服;单味浸泡代茶服。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罗布麻叶
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1、用于头晕目眩。本品味苦性凉,专入肝经,既有平抑肝阳之功,又有清泄肝热之效,故可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单用本品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而取效。若与牡蛎、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宜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如与钩藤、夏枯草、野菊花等配伍,宜治疗肝火上攻之头晕目眩。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罗布麻根可清热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而有热象者,单用或与车前子、木通、茯苓等同用。
近年报导,用罗布麻叶开水泡,代茶饮,治疗高血压病;用罗布麻根制成8%煎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罗布麻根水煎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以罗布麻冲剂治疗高血脂症,均有显效。
1、水煎服或开水泡服,3-15g。肝阳眩晕宜用叶片,治疗水肿多用根。
2、煎服方法注意: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中毒。
尚不明确。
叶含芸香苷、儿茶素、蒽醌、谷氨酸、缬氨酸、氯化钾等,还含槲皮素和异槲皮苷。根含加拿大麻苷、毒毛旋花子苷元及K-毒毛旋花子苷-β。
罗布麻根煎剂有强心作用,对实验性心血管机能不足,有治疗作用;能增加肾血流,利尿作用较强。
罗布麻根煎剂对猫的致死量为0.46±0.12g/kg。罗布麻叶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0.6g/kg,口服的LD50为66.9g/kg。大鼠一次口服罗布麻叶煎剂15g/kg和50g/kg无明显毒性。所含黄酮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98mg/kg。罗布麻根强心甙对猫的平均致死量为3.2mg/kg。另有报道认为根的强心甙对猫的平均致死量为0.8mg/kg,药后1d的平均药物蓄积量62%±9.9%。
1、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等证,可泡水代茶或煎汤内服;也可配夏枯草、菊花、钩藤等清肝熄风药同用。
2、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有清热利尿消肿之功,亦可配猪苓、泽泻、木通等同用。
3、用于高血压病,对改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罗布麻泡水或煎汤服,还可防治感冒和治疗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等症,本品尚有强心利尿作用,可用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妊娠性水肿等。
1、罗布麻配天麻:罗布麻甘凉,清热益阴;天麻甘微温,息风止痉。二药相伍,清热息风,抑阳助阴,使凉不伤阳,温而不燥,定风止搐,为治疗肝阳化风,头晕抽搐,肢体麻木的对药。
2、罗布麻配羚羊角:罗布麻甘凉,主入肝经,平抑肝阳,清热止痉;羚羊角咸寒,清肝火,息肝风。二药相伍,泄火清热,定惊止痉,热急生风用之为宜。
3、罗布麻配泽兰:罗布麻利水消肿,通下除胀;泽兰芳香辛温,活血祛瘀,醒脾疏肝。二药相作,疏肝醒脾,利水祛瘀,而治疗肝病臌胀。
4、罗布麻配陈皮:罗布麻利水消肿,引水下行;陈皮辛苦温,理气健脾化湿。二药相须为用,鼓舞中阳,健运脾气,而消水肿。
罗布麻与天麻:均可平抑肝阳。然罗布麻甘苦性凉,长于平肝降压,兼可清热利尿,用于治疗湿热水肿,小便不利:天麻甘微温,长于息风止痉,尚能祛风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罗黄降压片、罗布麻胶囊。
1、罗布麻茶(《中国药物大全》):罗布麻叶。能平肝安神,清热利尿。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浮肿。茶剂,袋泡茶,每袋3g,大袋100g。每次3-6g,一日2-3次,开水冲泡,代茶饮。
2、罗布麻降压片(《中国药物大全》):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山楂。能清热利尿,平肝降压,镇静安神。治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心悸不安,浮肿尿少。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症。片剂,每片0.3g。口服,每次4-6片,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
叶在夏季开花前采摘,晒干或阴干,亦有蒸炒揉制后用者;全草在夏季割取,除去杂质,干燥,切段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
直立亚灌木,高1.5-3m。全株具乳汁;枝条圆简形,光滑无毛,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急尖至钝,具短尖头,基部急尖至钝,叶缘具细牙齿,两面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一至多歧,通常顶生,有时腋生;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mm;花5数;花萼裂片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两面被柔毛;花冠筒钟形,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冠筒长68mm,直径2-3mm,花冠裂片卵圆状长圆形,与冠筒几乎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箭头状,隐藏在花冠喉内,背部隆起,腹部粘生在柱头基部,花丝短;雌蕊长2-2.5mm,花柱短,上部膨大,下部缩小,柱头基部盘状,先端2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盘环状,肉质,着生在花托上。蓇葖果2枚,平行或又生,下垂,长8~20cm,直径2-3mm。种子多数,卵圆状长圆形,黄褐色,长2-3mm,直径0.5-0.7mm,先端有一簇白色细长毛,长约1.5-2.5cm。花期4-9月,果期7-12月。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生于盐碱荒地、沙漠边缘及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戈壁荒滩上。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大量成片地分布于盐碱、沙荒地区,耐寒、耐旱、耐碱又耐风,适于多种气候和土质,即使在夏季干旱,温度50℃以上的吐鲁番盆地也能生长良好。
可用种子、根茎切段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罗布麻种子小,每1g种子有2000粒,宜在含盐碱较少的砂壤土上直播,4月上旬做畔,每1hm2播种量7.5kg。将其与湿沙拌匀播下,幼苗出土后,锄草松土,加强管理,可留苗15万余株,其余幼苗可移栽别处,风沙大的地区宜育苗移栽。
2、根茎切段繁殖:将直根和横走根,切成10-15cm的小段,每段上带有不定芽,按行株距60cm×30cm挖穴,每穴1-2条,以早春或冬季栽植最好。
3、分株繁殖:在春、秋两季进行,将近地面根茎处发生的株从铲下,带少量须根,进行分株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