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尖

两头尖,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raddeana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别名 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药味
药性 有毒,热
归经 脾经
分类 祛风湿药
产地 吉林
功能 祛风湿,消痈肿。
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两头尖
  • 两头尖
  • 两头尖
  • 两头尖
两头尖
拼音注音
Liǎnɡ Tóu Jiān
别名

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英文名
RHIZOMA ANEMONES RADDEANAE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长纺锤形,两端尖细,微弯曲。其中近一端处较膨大。长1~3cm,直径2~7m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膨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偶见不明显的3~5环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或灰褐色,略角质样。无臭,味先淡后微苦而麻辣。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皮层由10余列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维管束外韧型,10余个排成环状,韧皮部细胞皱缩,木质部导管6 ~24个,形成层不明显。射线宽阔,髓部较大,为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粉末灰褐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1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表皮细胞红棕色、黄色或亮黄色,外壁木栓化增厚,常呈脊状或瘤状突入细胞内。网纹、螺纹或梯纹导管多见,直径10~33μm,少有具缘纹孔导管。

(2)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微温,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 1%氢氧化钠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3 分钟,溶液呈澄明的鲜黄色,再加 1%盐酸溶液使成酸性,溶液鲜黄色消褪,生成乳白色混浊。

(3)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置水浴上微沸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蒸干,加醋酐1ml 使溶解,沿壁缓缓加入硫酸,界面即显紫红色,放置,上层显污绿色。

归经

归脾经。

性味

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

摘录
《中国药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两头尖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消痈肿。

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用法用量

1~3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相关论述

1、《品汇精要》:"疗风及腰腿湿痹痛。"

2、《本草原始》:"风湿邪气,痈肿金疮,四肢拘挛,骨节疼痛,多入膏药中用。"

3、《中药志》:"散风寒,消肿。"

4、《药材学》:"治伤风感冒,祛风痰。"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瘫痪顽疾(百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9g,硫黄、麝香、丁香各3g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本草纲目》)

2、内痔不出:用两头尖50g、巴豆四个,捣烂贴患处,疔自拔出。(《中国药典》)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除去地上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沸水烫过后,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

形态特征

原为多年生草本。干燥根茎,长纺锤形,略弯曲,一端较粗,长0.8~3厘米,直径2~7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膨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偶见不明显的3~5环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边缘棕黑色,中央淡灰白色至淡棕褐色。气微弱,味涩,略麻辣。以条肥大、断面白色、粉性足、质坚实者为佳。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山东东北部、河北、山西等地,以吉林、山东产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