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姜,中药名。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植物姜,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具有和中止呕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将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洗净,鲜用,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
辛,温。
和中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二、三片,煎服。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煨姜
和中止呕。
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内服:3-10g。
尚不明确。
1、治寒痢不止,煨姜、干姜各等分,共研末,醋、面调和为丸,即成。每次6g,米汤送服,每日3次。(《葱姜蒜治百病》)
2、治脾阳虚而致的寒湿痢疾,或久痢不止、里急后重、腹中绞痛,炮附子10g,煨姜25g,粳米100g。(《补阴阳养生法》)
当栽种后10个月时,挖掘根茎,洗净,浸泡。
用鲜姜切片,用纸包煨,至姜外表焦黄色,内黄色为度,或纸包后置炉火旁烘煨。
姜科姜属植物姜。
株高0.5-1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2.5厘米,无毛,无柄;叶舌膜质,长2-4毫米。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长4-5厘米;苞片卵形,长约2.5厘米,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管长2-2.5厘米,裂片披针形,长不及2厘米;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短于花冠裂片,有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侧裂片卵形,长约6毫米;雄蕊暗紫色,花药长约9毫米;药隔附属体钻状,长约7毫米。花期:秋季。
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
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
喜生于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