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篱笆果

铁篱笆果,中药名。为鼠李科马甲子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Lour.)Poir.的果实。植物马甲子,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痔疮肿痛。

别名 -
药味 味苦、甘
药性
归经 味苦、甘,性温。入肝、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主治

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痔疮肿痛。

铁篱笆果
  • 铁篱笆果
  • 铁篱笆果
铁篱笆果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主治

瘀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相关论述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化瘀生新。治吐血,疗痔疮。”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熟后采摘,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鼠李科马甲子属植物马甲子。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6米;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叶互生,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3~5.5(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钝细锯齿或细锯齿,稀上部近全缘,上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幼叶下面密生棕褐色细柔毛,后渐脱落仅沿脉被短柔毛或无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5~9毫米,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斜向直立的针刺,长0.4~1.7厘米。腋生聚伞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宽卵形,长2毫米,宽1.6~1.8毫米;花瓣匙形,短于萼片,长1.5~1.6毫米,宽1毫米;雄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核果杯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厘米,长7~8毫米;果梗被棕褐色绒毛;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

道地产区

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以下的山地和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