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草

铁脚草,中药名。为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黑足金粉蕨OnychiumcontiguumHope的全草。植物黑足金粉蕨,分布于我国四川(南部、西部及西北部)、贵州(威宁、赫章)、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亚东、郎县、错那、吉隆)、甘肃南部(武都)、台湾(台南,阿里山),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北部及泰国也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之功效。主治疮毒,白带,崩漏,农药中毒,木薯中毒,外伤出血,水肿。

别名 高山金粉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黑足金鸡蕨《贵州中草药名录》
药味 味微苦
药性
归经 味微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主治

疮毒,白带,崩漏,农药中毒,木薯中毒,外伤出血,水肿。

铁脚草
  • 铁脚草
  • 铁脚草
铁脚草
拼音注音
Tiě Jiǎo Cǎo
别名

高山金粉蕨、黑足金鸡蕨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黑足金粉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ychium contigum(Wall.)Hope[Cheilanthes contigu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500m的山谷、沟旁或疏林下,常成片丛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台湾、西藏等地。

原形态

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50-90cm。根茎横走,疏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薄革质,近生或远生,一型,偶为二型;叶柄长20-50cm,基部黑色,略被鳞片,向上为禾秆色;叶片卵状长圆形或阔卵形,长20-40cm,渐尖头,五回羽状细裂;羽片10-14对,卵状长圆形,互生,基部1对最大,长10-25cm,宽5-14cm,柄长约1cm,四回羽状细裂;末回孢子叶裂片倒卵形,较宽;营养叶裂片较狭,先端常锐二裂;叶脉二叉分枝,营养叶裂片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短线形,长2-4mm,生于小脉先端的连接脉上;囊群盖灰白色,全缘,宽达主脉。

化学成分

根茎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蔗糖(sucrose),山奈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trin)。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疮毒;水肿;白带;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铁脚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主治

疮毒,白带,崩漏,农药中毒,木薯中毒,外伤出血,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根茎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蔗糖(sucrose),山奈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trin)。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解毒,止血。用于农药中毒、木薯中毒,外伤出血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农药、木薯中毒,高山金粉蕨30g。煎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2、治外伤出血,高山金粉蕨(适量)。晒干,研粉外敷。(《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黑足金粉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50~90厘米。根状茎横走,疏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远生,一型,偶有近二型,柄长(15)20~50厘米,粗2~3毫米,基部黑色,略有鳞片,向上为禾秆色,光滑;叶片长(12)20~38厘米,宽10~26厘米,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渐尖头,五回羽状细裂;羽片10~14对,基部一对最大,长10~25厘米,宽5~14厘米,卵状三角形,渐尖头,柄长约1厘米,四回羽状细裂;各回小羽片均为上先出,有柄,顶部通常不育;末回能育小羽片长圆形或短线形,长2~5毫米,宽1毫米左右,急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而与小羽轴等宽;不育小羽片线形,上部较阔,有一二锐尖齿,叶轴及各回羽轴上面有沟,下面圆形,每末回小羽片有中脉1条,能育的有斜上的侧脉和边脉相连。叶干后薄纸质,褐绿色,两面无毛。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的连接脉上;囊群盖阔达主脉,灰白色,全缘。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南部、西部及西北部)、贵州(威宁、赫章)、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亚东、郎县、错那、吉隆)、甘肃南部(武都)、台湾(台南,阿里山),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北部及泰国也有分布。

道地产区

四川(南部、西部及西北部)、贵州(威宁、赫章)、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亚东、郎县、错那、吉隆)、甘肃南部(武都)、台湾(台南,阿里山),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北部及泰国。

生长环境

常成片生于山谷、沟旁或疏林下,海拔1200~3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