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风,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Heterophylla(Bl.)Merr.的根或茎。我国南部均有分布。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接骨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用于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爬山虎(《广州植物志》),异叶地锦、小叶红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吊岩风、三皮风(《贵州民间药物》)。
《贵州民间药物》
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的根或茎。全年可采。
生于山野。我国南部均有分布。
秃净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叶形多种,在幼枝上的为单叶,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宽2~4厘米,有锯齿;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为指状3小叶,小叶具极短的柄,近革质,侧生的基部极偏斜,卵形至阔披针状卵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尖锐或不规则的锯齿,两面均秃净。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具柄,为伞房花序式排列,短于叶,多次2~3歧分枝;花长约3毫米,5数,有时4数;子房卵形,上部收缩而成一短的花柱。浆果熟时黑色,直径约6毫米,被白粉。花期夏季。
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苦涩,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甘微涩,温。"
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解毒,接骨。"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创伤。"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磨汁涂。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异叶地锦藤茎或根一两,石吊兰一两。炖猪脚爪连服三至四次。
②治偏头痛:异叶地锦根一两,防风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连服三至四剂。
③治便血:异叶地锦藤茎、黄酒各一斤,加适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两天服完。
④治带状疱疹,异叶地锦根磨汁外涂。(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接骨:三角风根、倒触伞根(即白泡刺根)、白蜡树根皮各一把。拌苦酒糟,捣绒,炒热外包,酌情换药。(《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风湿疮毒:三角风根五钱,野花椒四钱,石菖蒲四钱,老陈艾三钱,枫香果四钱,金银花藤四钱。熬浓汁,洗全身。(《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疖毒、创伤:三角风根皮加苦参、野桑根等捣烂,拌和酒糟或黄酒,做成饼状,烘热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三角风
祛风除湿,解毒接骨。
用于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煎汤,1-30克。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磨汁涂。
脾虚便溏、泄泻者慎服。
1、《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解毒,接骨。”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创伤。”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1、治风湿痹证筋骨疼痛:吊岩风根茎30g,血藤、络石藤各15g,水煎服。
2、治偏头痛:吊岩风30g,防风9g,川芎6g,水煎服。
3、治胃痛:吊岩风鲜根或茎60g,红糖15g,水煎服。
4、治恶疮肿毒:吊岩风根皮、苦参、野桑叶各等量,捣烂,拌酒糟或黄酒,做饼,烘热外敷患处。(1-4方出自《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
全年可采。
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干燥。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有横皮长孔,嫩枝有鳞片状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叶互生,革质,灰绿色。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果实圆球形,黄色或红色。气微,味涩。
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
秃净藤本,借短而分枝的吸盘状卷须攀附于石上或树木上。叶形多种,在幼枝上的为单叶,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宽2-4厘米,有锯齿;在老枝或花枝上的具长柄,为指状3小叶,小叶具极短的柄,近革质,侧生的基部极偏斜,卵形至阔披针状卵形,长5-10厘米,先部端渐尖,边缘有尖锐或不规则的锯齿,两面均秃净。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具柄,为伞房花序或排列,短于叶,多次2-3歧分枝;花长约3毫米,5数,有时4数;子房卵形,上部收缩而成一短的花柱。浆果熟时黑色,直径约6毫米,被白粉。花期夏季。
我国南部均有分布。
生于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