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稔

小山稔,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华南蒲桃Syzygiumaustrosinense(Merr.etPerry)ChangetMiau的全株。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久泄,久痢。
别名 -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涩肠止泻。
主治 用于久泄,久痢。
小山稔
  • 小山稔
  • 小山稔
小山稔
拼音注音
Xiǎo Shān Rě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华南蒲桃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strosinense(Merr.et Perry)Chang et Miau[S. brxifolium Hook. Et Arn.var.aus-trosinense Merr.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常绿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嫩枝有4棱,干后褐色。叶对生,叶柄长3-5m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7cm,宽2-3cm,先端尖锐或稍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绿褐色,有腺点,下面同色,腺点突起,全缘;羽状脉。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梗长2-5mm;花蕾倒卵形,长约4mm;萼管倒圆锥形,长2.5-3mm,萼片4,短三角形;花瓣4,分离,倒卵圆形长约2.5mm;雄蕊多数,长3-4mm,花药丁字着生,纵裂,先端常有腺体;子房下位,花柱长3-4mm。浆果球形,宽6-7mm。花期6-8月。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久泄;久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山稔

功效作用

功能
涩肠止泻。
主治
用于久泄,久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桃金娘科植物华南蒲桃。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达10米;嫩枝有4棱,干后褐色。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锐或稍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绿褐色,有腺点,下面同色,腺点突起,侧脉相隔1.5-2毫米,以70度开角斜出,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明显,边脉离边缘不到1毫米;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长1.5-2.5厘米;花梗长2-5毫米;花蕾倒卵形,长4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2.5-3毫米,萼片4,短三角形;花瓣分离,倒卵圆形,长2.5毫米;雄蕊长3-4毫米;花柱长3-4毫米。果实球形,宽6-7毫米。花期6-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中海拔常绿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