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藤柑

细叶藤柑,中药名。为天南星科石柑属植物百足藤Pothosrepens(Lour.)Merr.的全草。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别名 天蜈蚣、铁斑鸠、雄鸡尾、百足藤
药味 味辛
药性
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散瘀接骨,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细叶藤柑
  • 细叶藤柑
  • 细叶藤柑
细叶藤柑
别名

蜈蚣藤、细叶石柑、百足藤、雄鸡尾

来源

天南星科细叶藤柑Pothos rep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除湿凉血,止痛接骨。主治劳伤,跌打,骨折。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细叶藤柑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接骨,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
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炒敷。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除湿凉血,止痛接骨。主治劳伤,跌打,骨折。”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眼上膜:细叶藤柑、钱凿草等分,料酒少许。捣烂,用白布盛药,放于病眼周围,日十余次。(《陆川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天南星科石柑属植物百足藤。
形态特征
附生藤本,长1-20米。分枝较细,营养枝具棱,常曲折,节间长0.5-1.5厘米,节上气生根长1-2厘米,贴附于树上;花枝圆柱形,具纵条纹,节间长1-1.5厘米,不常有气生根,多披散或下垂。叶片披针形,向上渐狭,长3-4厘米,宽5-7毫米,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细脉网结,但极不明显,叶柄长楔形,先端微凹,长可达13-15厘米,宽1-1.5厘米。幼枝上叶片远小,长1-2厘米,宽3-4毫米;叶柄长2-3厘米,宽4毫米。总花序柄腋生和顶生,长约2-3厘米,苞片3-5,披针形,长1-5厘米,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此苞片腋内生花序;序柄细长,长11-13厘米,基部有1长1-2厘米的线形小苞片。佛焰苞绿色,线状披针形,锐尖,具长尖头,长4-6厘米,宽5-8毫米。肉穗花序黄绿色(雄蕊黄色,雌蕊淡绿),细圆柱形,长5-6厘米,果时伸长可达10厘米,粗1.5-2毫米,具长约5-6毫米的梗。花密,径约2毫米,花被片6,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花药黄色。浆果成熟时焰红色,卵形,长约1厘米。花期3-4月,果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