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照花皮

四照花皮,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树皮及根皮。分布于。分布于西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痢疾,肺热咳嗽。
别名 -
药味 味苦、涩
药性
归经 味苦、涩,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痢疾,肺热咳嗽。
四照花皮
  • 四照花皮
  • 四照花皮
四照花皮
拼音注音
Sì Zhào Huā Pí
英文名
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Osbem)Fang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树皮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 (Osborn) F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5m。树皮灰白色;小枝暗绿色,嫩枝被柔毛。叶对生于短侧枝梢端;叶柄长5-10mm,疏生棕色柔毛;叶片纸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12cm,宽3.5-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疏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球形,约由40-50朵花聚集而成;总花梗长4.5-7.5cm;总苞片4,白色,两面近于无毛;花萼管状,上部4裂,花萼内侧有1圈褐色短柔毛;花瓣4,黄色;雄蕊4,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花柱1,从垫状花盘中伸出,被白色柔毛。果序球形,成熟时暗红色,直径1.5-2.5cm;总果梗纤细,长5.5-9cm,近于无毛,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痢疾;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四照花皮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痢疾,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红白痢疾:野荔枝根皮、翻白草叶各30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2、治大叶性肺炎:野荔枝根皮、果各9g,栽秧泡根15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
形态特征
四照花,又名山荔枝、野荔枝。落叶小乔木,高3-5m。树皮灰白色;小枝暗绿色,嫩枝被柔毛。叶对生于短侧枝梢端;叶柄长5-10mm,疏生棕色柔毛;叶片纸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12cm,宽3.5-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疏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球形,约由40-50朵花聚集而成;总花梗长4.5-7.5cm;总苞片4,白色,两面近于无毛;花萼管状,上部4裂,花萼内侧有1圈褐色短柔毛;花瓣4,黄色;雄蕊4,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花柱1,从垫状花盘中伸出,被白色柔毛。果序球形,成熟时暗红色,直径1.5-2.5cm;总果梗纤细,长5.5-9cm,近于无毛。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200m的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