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矛

卫矛,中药名。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alatus(Thunb.)Sieb.的根,带翅的枝或叶。植物卫矛,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行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荨麻疹,跌打损伤肿痛。

别名 蓖箕柴,四面戟,四棱树,六月凌,见肿消,鬼箭,麻药,山鸡条子,四面锋,卫矛
药味 苦,辛
药性
归经 肝经
分类 活血化瘀药
产地 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等
功能 行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

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荨麻疹,跌打损伤肿痛。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 卫矛
卫矛
拼音注音
Wèi Máo
别名

鬼箭羽、麻药[广东]、八树[陕西]、篦梳风[湖南]

来源

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带翅的枝入药。全年采根,夏秋采带翅的枝及叶,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卫矛

功效作用

功能

行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

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荨麻疹,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3-10g。

注意事项

孕妇、气虚崩漏者禁用。

药理作用

1、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降血糖作用。

3、调节血脂作用。

4、调节免疫力作用。

5、抗过敏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腹内包块,卫矛6g,赤芍9g,红花9g,赤木3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经闭,瘀血腹痛,卫矛9g,丹参15g,赤芍12g,益母草30g,香附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月经不调,卫矛茎枝10g,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4、治血崩,卫矛10g,当归10g,甘草10g。水煎,日服2次。(《东北药用植物志》)

附注

1、在东北、华北还有一个变种毛腺卫矛Euonymusalatus(Thunb.)Sieb.var.pubescensMaxim,叶多为倒卵形,下面脉上有短毛。

2、在陕西、甘肃、宁夏、河南还有栓翅卫矛EuonymusphellomanusLoes,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光滑。其带翅的茎枝,亦可入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切碎,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为具翅状物的圆柱形枝条。顶端多分枝,长40-60cm。枝条直径2-6mm。表面较粗糙,暗灰绿色,有纵纹及皮孔,皮孔纵生,灰白色,略突起而微向外反卷。翅状物扁平状,靠近基部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厚约2mm,表面深灰棕色至暗棕红色,具细长的纵直纹理或微波状弯曲,翅极易剥落,枝条上常见断痕。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另外,市售也有用木翅的,木翅为破碎扁平的薄片,长短大小不一,宽约4-10mm,两边不等厚,靠枝条生长的一边厚可至2mm,向外渐薄,表面土棕黄色,微有光泽,两面均有微细密致的纵条纹或微呈波状夸曲,有时可见横向凹陷槽纹,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平整,暗红色。气微,味微涩。

用枝条以枝梗嫩、条均匀、翅状物突出且齐全者为佳;用翅状物者,以纯净、色红褐、无枝条、无杂质、干燥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光滑,灰白色。小枝圆柱形或四棱形,常具2-4列木栓质的宽翅,翅宽达1厘米,棕褐色。单叶对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窄长椭圆形,长2-8厘米,宽1-4厘米,先端凸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叶柄短,长1-3毫米。夏季开白绿色花,聚伞花序1-3朵花,生于叶腋,小花径约8毫米,4数;萼片半圆形;花瓣近圆形;雄蕊着生花盘边缘;花丝极短;花药2室开裂。蒴果4深裂,绿色带紫色,成熟后有基部开裂。种子椭圆状或阔椭圆状,种皮褐色或浅棕色,假种皮橙红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