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摆尾

乌龙摆尾,中药名。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的根。植物灰白毛莓,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别名 蛇乌苞、黑乌泡、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毛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药味 味酸、涩
药性
归经 味酸、涩,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活血散瘀,祛风通络。
主治

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乌龙摆尾
  • 乌龙摆尾
  • 乌龙摆尾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

拼音注音
Wū Lónɡ Bǎi Wěi
别名

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根、叶

生境分布

生长于旷野坡地、溪边、路边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贵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原形态

落叶蔓性灌木,高1~3米。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近圆形或广卵形,长4.5~8厘米,宽4.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技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叶柄长1.5~3厘米;托叶撕裂线状至三角状.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绒毛;苞片2,线状;花萼5裂,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圆形;雄蕊多数,分离;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紫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本植物的果实(蓬藁)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湖南药物志》:"酸涩,无毒。"

功能主治

①《湖南药物志》:"根:治经闭,产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叶:治跌打损伤,瘰疬。"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痢疾。叶:治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龙摆尾

拼音注音
Wū Lónɡ Bǎi Wěi
别名

蓬蘽叶

英文名
Root of Greywhitehair Raspberry
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tephrodes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除去茎干和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灰白毛莓 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5-3cm;托叶三角状,深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约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直径达1.4cm,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和湿润环境,对土质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于早春萌芽前或冬季叶落后,把老蔸连根挖起,剪去枝顶,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根,按行株距60cm×50cm开穴,穴深20-25cm,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踏实,淋水保苗。

田间管理 栽后的当年和次年,每年的2、5、10月进行除草1次,2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粪水1次。

归经

肝经

性味

酸涩;无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风通络。主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各家论述

1.《湖南药物志》:根:治经闭,产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本不仁。叶:治跌打损伤,瘰疬。

2.《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痢疾。叶:治虫牙痛。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乌龙摆尾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祛风通络。

主治

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活血,止血,通经络。主治咳嗽,吐血,脚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经闭,(乌龙摆尾)根15-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腰腹痛,(乌龙摆尾)根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冶产后感冒,(乌龙摆尾)根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筋骨疼痛,麻木不仁,(乌龙摆尾)根30-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痢疾,乌龙摆尾60-90g,金樱子根30-60g。水煎,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服。(《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挖根,除去茎干和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

形态特征

植物灰白毛莓,别名灰绿悬钩子《拉汉种子植物名称》。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5-3cm;托叶三角状,深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约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直径达1.4cm,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道地产区

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米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