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翅铁角蕨

三翅铁角蕨,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AspleniumtripteropusNakai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南部等地。具有舒筋活络,利水通淋之功效。常用于腰痛,跌打损伤,小便淋痛。
别名 -
药味 味微苦
药性
归经 味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舒筋活络,利水通淋。
主治 用于腰痛,跌打损伤,小便淋痛。
三翅铁角蕨
  • 三翅铁角蕨
  • 三翅铁角蕨
三翅铁角蕨
拼音注音
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
英文名
Three wing spleenwort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tripteropus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000m的山坡林缘、路旁湿石上。

资源分布:产于长江以南地区,向北至陕西南部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20-35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被棕褐色、狭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2-4cm,栗褐色,有光泽,除上面有2条宽翅外,下面棱脊上还有1条;叶片坚纸质,无毛,线状披针形,长12-25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缩狭,一回羽状;羽片20-30对,下部的近对生,向上互生,长圆形或近长方形,中部的较大,长达1cm,宽约5mm,先端圆,基部上侧略呈耳状;叶脉羽状,侧脉二叉或单一;叶轴栗褐色,有光泽,有3条膜质狭翅,先端常有1-3枚被鳞片的芽胞,行无性繁殖。孢子囊群线状长圆形,背生于小脉上侧分枝的中部;囊群盖长圆形,灰白色,膜质,全缘。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微苦;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利水通淋。主腰痛;跌打损伤;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0-20g;或浸酒。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平。有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以及腰痛。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三翅铁角蕨

功效作用

功能
舒筋活络,利水通淋。
主治
用于腰痛,跌打损伤,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0-20g;或浸酒。
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微苦,平。”

2、《中国药用孢子植物》:“舒筋活络。治跌打损伤,腰痛,小便淋痛。”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三翅铁角蕨15g,路英15g。煎服。

2、治腰痛:三翅铁角蕨15g,当归9g,红花6g。煎服或浸酒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35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被棕褐色、狭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2-4cm,栗褐色,有光泽,除上面有2条宽翅外,下面棱脊上还有1条;叶片坚纸质,无毛,线状披针形,长12-25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缩狭,一回羽状;羽片20-30对,下部的近对生,向上互生,长圆形或近长方形,中部的较大,长达1cm,宽约5mm,先端圆,基部上侧略呈耳状;叶脉羽状,侧脉二叉或单一;叶轴栗褐色,有光泽,有3条膜质狭翅,先端常有1-3枚被鳞片的芽胞,行无性繁殖。孢子囊群线状长圆形,背生于小脉上侧分枝的中部;囊群盖长圆形,灰白色,膜质,全缘。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北达陕西南部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000m的山坡林缘、路旁湿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