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肝菌

小牛肝菌,中药名。为牛肝菌科植物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r[Boletus cavipos Opat.]的子实体。小牛肝菌分布于华南及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别名 空柄假牛肝菌、杂蘑
药味 味微咸
药性
归经 味微咸,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小牛肝菌
  • 小牛肝菌
  • 小牛肝菌
小牛肝菌
拼音注音
Xiǎo Niú Gān Jūn
别名

空柄假牛肝菌、杂蘑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r[Boletus cavipos Opa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后,切掉菌柄基部的带泥沙部分,晒干,备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多见于针叶林下,尤多见于落叶松(Larix)林下。是外生菌根菌。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菌盖中央微凸,后平展,径宽4-10cm。深黄色、红黄色或赤褐色,外被毛绒和鳞片,盖缘微内卷,多保留残缺不全的缘膜,手指压后呈污黄色。菌肉淡黄色,伤后不变色。菌管长3-5mm,下延,淡黄色、橄榄色,孔口多角形。柄柱形,长4-9cm,粗8-10mm,黄色。柄幼时有膜状环,后期脱落。柄中空。担孢子狭卵形至腹鼓形,两侧不对称,(7-10)μm×(3.5-4)μm。

性状

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直径4-10cm,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绒毛和鳞片。菌肉淡黄色或污黄土色。管口多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4-9cm,直径约1cm,基部稍膨大,与菌盖色相似,具小鳞片,下部中空,菌环上位,常脱落,留下环痕。气微,味微酸。

2.显微鉴别 孢子长椭圆形,平滑,淡绿色,长7-10μm,直径3-4μm。囊状体无色,棒状,顶端圆钝或稍尖细,或弯曲,长40-50μm,直径6-8μm。

化学成分

含小牛肝菌素(cavipetin)A、B、C、D、E。

药理作用

从小牛肝菌中分离出的抗真菌二萜酯类化合物小牛肝菌素A-E用TLC生物检测法表明,对黄瓜枝孢的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

性味

微咸;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牛肝菌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对黄瓜枝孢的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刘波《中国药用真菌》:“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2、杨云鹏《中国药用真菌》:“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子实体皱缩。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直径4-10cm,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绒毛和鳞片。菌肉淡黄色或污黄土色。管口多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4-9cm,直径约1cm,基部稍膨大,与菌盖色相似,具小鳞片,下部中空,菌环上位,常脱落,留下环痕。气微,味微酸。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牛肝菌科植物小牛肝菌。

形态特征

菌盖中央微凸,后平展,径宽4-10cm。深黄色、红黄色或赤褐色,外被毛绒和鳞片,盖缘微内卷,多保留残缺不全的缘膜,手指压后呈污黄色。菌肉淡黄色,伤后不变色。菌管长3-5mm,下延,淡黄色、橄榄色,孔口多角形。柄柱形,长4-9cm,粗8-10mm,黄色。柄幼时有膜状环,后期脱落。柄中空。担孢子狭卵形至腹鼓形,两侧不对称,(7-10)μm×(3.5-4)μm。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南及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华南及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单生或群生,多见于针叶林下,尤多见于落叶松(Larix)林下。是外生菌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