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草根

铜锤草根,中药名。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DC.的根。植物红花酢浆草,分布于河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平肝,定惊之功效。主治小儿肝热,惊风。
别名 大老鸭酸根(《贵州民间药物》)
药味 味酸
药性
归经 味酸,性寒。入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平肝,定惊。
主治 小儿肝热,惊风。
铜锤草根
  • 铜锤草根
  • 铜锤草根
铜锤草根
拼音注音
Tónɡ Chuí Cǎo Gēn
别名

大老鸦酸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alis corymbosa DC. [O.martiana Zucc.]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原形态

红花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有多数小鳞茎聚生在一起,鳞片褐色,有三条纵棱。叶基生,掌状三出叶;总叶柄长15-24cm,被毛,小叶阔倒心形,长约3.5-5cm,宽3.5-5.3cm,先端凹缺,叶缘及叶背被毛。伞形花序有花6-10朵;萼片5,绿色,椭圆状披针形,长约6mm,宽约2.5mm,先端有2条褐色斑纹,外面被白色毛;花瓣5,淡紫色,基部绿黄色,有深色条纹,倒披针形,长1.2cm,宽0.5cm,先端钝或截形;雄蕊10枚,5长5短,长者长约6mm,短者长3mm,花丝基部合生,被白色短柔毛;子房由5心皮组成,具5棱,柱头头状,深绿色。蒴果角果状,具毛。花期5月,果期6-7月。

性味

酸;寒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定惊。主小儿肝热;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铜锤草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平肝,定惊。
主治
小儿肝热,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镇惊。”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急惊风,大老鸦酸根15g,鱼鳅串、铁灯草各9g。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2、治小儿肝热,骨蒸,(红花酢浆草)鲜根15g。水煎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无地上茎,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背具3条肋状纵脉,被长缘毛,内层鳞片呈三角形,无毛。叶基生;叶柄长5~30厘米或更长,被毛;小叶3,扁圆状倒心形,长1~4厘米,宽1.5~6厘米,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基部宽楔形,表面绿色,被毛或近无毛;背面浅绿色,通常两面或有时仅边缘有干后呈棕黑色的小腺体,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叶长圆形,顶部狭尖,与叶柄基部合生。总花梗基生,二歧聚伞花序,通常排列成伞形花序式,总花梗长10~40厘米或更长,被毛;花梗、苞片、萼片均被毛;花梗长5~25毫米,每花梗有披针形干膜质苞片2枚;萼片5,披针形,长约4~7毫米,先端有暗红色长圆形的小腺体2枚,顶部腹面被疏柔毛;花瓣5,倒心形,长1.5~2厘米,为萼长的2~4倍,淡紫色至紫红色,基部颜色较深;雄蕊10枚,长的5枚超出花柱,另5枚长至子房中部,花丝被长柔毛;子房5室,花柱5,被锈色长柔毛,柱头浅2裂。花、果期3~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和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的山地、路旁、荒地或水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