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实,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高山蓍AchilleaalpinaL.的果实。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甘肃、河南等地。各地广泛栽培。具有益气,明目之功效。用于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用于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本经》
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酸,无毒。"
《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内服:煎汤,1~3钱。
出自《神农本草经》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illea alp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熟时采收,晒干。
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状茎。茎直立,有棱条,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7-15mm,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线形,排裂稀疏,半抱茎,两面生长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常枯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花径5-6mm,集生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3层,覆瓦状排列,绿色,草质,有中肋,边缘膜质,疏生长柔毛;边缘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长圆形,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宽倒披针形,有淡色边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味酸;苦;性平
益气;明目。主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蓍实
益气,明目。
用于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燥热者不宜用。
《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轻身。”
秋季果实熟时,晒干。
菊科植物高山蓍。
高山蓍又名:蚰蜓草、锯齿草。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茎直立,高30-80厘米,被疏或密的伏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不育枝,仅在花序或上半部有分枝。叶无柄,条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7-15毫米,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叶轴宽3-8毫米),基部裂片抱茎;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尖锐,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齿端和裂片顶端有软骨质尖头,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凋落,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总苞宽矩圆形或近球形,直径(4)5-7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4毫米,宽1.2-2毫米,中间草质,绿色,有凸起的中肋,边缘膜质,褐色,疏生长柔毛;托片和内层总苞片相似。边缘舌状花6-8朵,长约4-4.5毫米,舌片白色,宽椭圆形,长2-2.5毫米,顶端3浅齿,管部翅状压扁,长1.5-2.5毫米,无腺点;管状花白色,长2.5-3毫米,冠檐5裂,管部压扁。瘦果宽倒披针形,长2毫米,宽1.1毫米,扁,有淡色边肋,有时头状花序中心的1-2瘦果腹面有1-2肋棱。花果期7-9月。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甘肃、河南等地。各地广泛栽培。
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路旁及灌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