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鸦葱ScorzoneraruprechtianaLipsch.etKrasch.、蒙古鸦葱S.mongolicaMaxim.、叉枝鸦葱S.divaricataTurcz.的根。鸦葱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等地区;蒙古鸦葱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等地;叉枝鸦葱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疽,乳痈,跌打损伤,劳伤。
用于疔疮痈疽,乳痈,跌打损伤,劳伤。
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
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d.],以根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鲜用或切片晒干。
苦,寒。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乳腺炎。
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擦患处。
(1)同属植物下列2种亦同等入药:蒙古鸦葱Scorzonera mongolica Maxim. Var. putjatae C. Winkl.;狭叶鸦葱(草防风)Scorzonera radiata Fisch.。
土参、黄花地丁(《南京民间药草》),人头发、老鹤咀子(《江苏药材志》)。
《救荒本草》
为菊科植物罗罗葱、鸦葱等的根。夏、秋采挖。
①罗罗葱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无毛。具圆锥形块状根,根颈部密被枯叶残留的纤维状维管束。基部叶丛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窄狭成柄,全缘或边缘略呈微波状,无毛,具脉3~5条;叶柄基部边缘稍扩大成鞘。花茎单一,具鳞片状叶数枚,或具小而无柄的茎生叶;头状花序大形,单生于茎顶;总苞片多层,长2.5~3厘米,外层苞片三角状卵形至长三角状披针形,内层苞片披针形,边缘薄膜质,无毛;花托平坦;花全部舌状,黄色,两性,舌片窄披针形先端平截,有5齿;雄蕊5;雌蕊1,柱头2歧。瘦果无毛或有微毛,长筒形;冠毛白色,具羽状锯齿。花期4~5月。
生山坡草地。分布华北、华东各地。
②鸦葱
形态与上种近似,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通常波状弯曲。头状花序总苞片5列。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
同属植物蒙古鸦葱,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亦同等入药。
干燥根呈长圆柱形,长可达20厘米以上,直径6~10毫米;表面棕黑色,有纵横皱纹,上部具密集的横皱纹,根头部残留众多棕色毛须(叶基纤维束与维管束)。质较疏松,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含橡胶、菊糖、胆碱。
①《江苏药材志》:"味微苦涩。"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微苦,寒。"
《江苏药材志》:"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治疗疮及妇女乳房肿胀:鸦葱根打烂敷,(《南京民间药草》)
鸦葱、土参、黄花地丁、人关发、老鹤咀子、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
出自《救荒本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鸦葱、蒙胧古鸦葱、叉枝鸦葱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rzonera ruprechtiana Lipsch. Et Krasch. [Scoraonera austriaca Willd.; S.austriaca Willd. Subsp.glabra Lipsch. Et Krasch.]2.Soorzonera mongolica Maxim.3.Scorzonera diuaricat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
2.生于盐碱地或河边湿地。
3.生于山坡向阳地及河谷砾石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区。
1.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1.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15-25(-50)cm。根圆柱形,根颈部具多数残存纤维状残叶鞘,黑褐色。茎无毛,直径3-6mm,常在头状花序下膨大。基生叶宽披针形至条椭圆状卵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长20-30(-40)mm,无毛,边缘平展;茎生叶2-3枚,下部的宽披针形,上部鳞片状。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大,长3.5-4.5cm,总苞宽1.2-1.5cm;外层总苞片宽卵形,无毛,内层椭圆形;舌状花黄色,两性,结实。瘦果,长10-13mm,无毛,有纵肋;冠毛污白色,羽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2.蒙古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6-30cm。灰绿色,无毛。根垂直,圆柱状,粗或细,单头或多头;根颈被纤维状硬鞘,褐色或乳黄色,内面有厚或薄绵毛。茎多数,上部分枝,直立自基部铺散。叶肉质,灰绿色,粗涩,具不明显的3-5脉;基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收缩成短柄,柄基扩大成鞘状;茎生叶无柄,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分枝顶端,狭圆锥状,长1.8-2.8cm,果期达3.5cm,宽3-7mm;总苞片无毛或有微毛,外层卵形,内层长椭圆状条形;舌状花黄色,干时红色。瘦果,长7mm,有纵肋,上部有疏柔毛;冠毛白色,羽状。花期5-9月,果期7-9月。
3.叉枝鸦葱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根状茎被鞘状或纤维状撕裂的残叶。全株黄绿色或灰绿色,有白粉,通常自根状茎上部发出多数铺散或直立的茎;茎叉状分枝、少分枝、不分枝或仅花序茎有分枝。叶条形,长3-12cm,宽1-3(-5)mm,无毛,先端反卷弯曲或不反卷弯曲,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单生顶端,有4-5个舌状花;总苞圆柱形,宽约5mm,被白色短柔毛;总苞片3-4层,外层卵形,内层长椭圆状披针形;花全部舌状,黄色,两性,结产。瘦果,无毛无喙;冠毛羽状。花期4-6月,果期6-8月。
性状鉴别 干燥根呈长圆柱形,长可达20cm以上,直径6-10mm;表面棕黑色,有纵横皱纹,上部具密集的横皱纹,根头部残留众多棕色毛须(叶基纤维束与维管束)。质较疏松,断面黄白色。 气微,味微苦涩。
鸦葱根含橡胶,菊糖(inulin),胆碱(cho-line)。叶含镍(Ni)、铬(Cr)、钴(Co)、钙(Ca)、镁(Mg)、铁(Fe)等微量元素。
心经
微苦涩;寒
消肿解毒。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治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鸦葱根打烂敷。(《南京民间药草》)
《江苏药材志》: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鸦葱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于疔疮痈疽,乳痈,跌打损伤,劳伤。
内服:煎汤,9-15g;或熬膏。外用:捣敷;或取汁涂。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抗腹泻、抗炎及对离体肠管的影响。
1、《南京民间药草》:“治五痨七伤。”“可敷治疔疮及妇女乳房肿胀。”
2、《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疔毒恶疮,近有试用于治疗胃癌,甲状腺癌。”
3、《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消肿散结。”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治癌症:叉枝鸦葱、苦菜各500g,熬膏。服时可酌加蜂蜜,每次3g,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
2、治瘊子:分枝鸦葱新鲜汁涎外涂。(《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根呈长圆柱形,长可达20cm以上,直径0.6-1cm;根头部残留众多棕色毛须(叶基纤维束与维管束)。表面棕黑色,直立,上部具密集的横皱纹,全体具多数瘤状物。质较疏松,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微,味微苦涩。
菊科植物鸦葱、蒙古鸦葱、叉枝鸦葱。
鸦葱:又名罗罗葱。多年生草本,高10-42厘米。根垂直直伸,黑褐色。茎多数,簇生,不分枝,直立,光滑无毛,茎基被稠密的棕褐色纤维状撕裂的鞘状残遗物。基生叶线形、狭线形、线状披针形、线状长椭圆形、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3-35厘米,宽0.2-2.5厘米,顶端渐尖或钝而有小尖头或急尖,向下部渐狭成具翼的长柄,柄基鞘状扩大或向基部直接形成扩大的叶鞘,3-7出脉,侧脉不明显,边缘平或稍见皱波状,两面无毛或仅沿基部边缘有蛛丝状柔毛;茎生叶少数,2-3枚,鳞片状,披针形或钻状披针形,基部心形,半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总苞圆柱状,直径1-2厘米。总苞片约5层,外层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6-8毫米,宽约6.5毫米,中层偏斜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6-2.1厘米,宽5-7毫米,内层线状长椭圆形,长2-2.5厘米,宽3-4毫米;全部总苞片外面光滑无毛,顶端急尖、钝或圆形。舌状小花黄色。瘦果圆柱状,长1.3厘米,有多数纵肋,无毛,无脊瘤。冠毛淡黄色,长1.7厘米,与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大部为羽毛状,羽枝蛛丝毛状,上部为细锯齿状。花果期4-7月。 蒙古鸦葱:又名羊奶子、羊角菜、滨雅葱、张牙牙、兔儿苗。分枝少数,全部茎枝灰绿色,光滑,无毛;茎基部被褐色或淡黄色的鞘状残遗。基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根垂直直伸,圆柱状。茎多数,直立或铺散,上部有分枝,生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4-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柄基鞘状扩大;茎生叶披针形、长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与基生叶等宽或稍窄,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收窄,无柄,不扩大抱茎,互生,但茎常有对生的叶;全部叶质地厚,肉质,两面光滑无毛,灰绿色,离基3出脉,在两面不明显。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或茎生2枚头状花序,成聚伞花序状排列,含19枚舌状小花。总苞狭圆柱状,宽约0.6毫米;总苞片4-5层,外层小,卵形、宽卵形,长3-5毫米,宽2-5毫米,顶端急尖,中层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8-3.5毫米,顶端钝或稍渐尖,内层线状披针形,长2厘米,宽2毫米;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或被蛛丝状柔毛。舌状小花黄色,偶见白色。瘦果圆柱状,长5-7毫米,淡黄色,有多数高起纵肋,无脊瘤,顶端被稀疏柔毛,成熟瘦果常无毛。冠毛白色,长2.2厘米,羽毛状,羽枝蛛丝毛状,纤细,仅顶端微锯齿状。花果期4-8月。 叉枝鸦葱:又名苦葵鸦葱、拐轴鸦葱、分枝鸦葱。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根垂直直伸,直径达4毫米,有时达1厘米。茎直立,自基部多分枝,分枝铺散或直立或斜升,全部茎枝灰绿色,被尘状短柔毛或脱毛至无毛,纤细,茎基裸露,无残存的鞘状残遗物。叶线形或丝状,长1-9厘米,宽1-2(3-5)毫米,先端长渐尖,常卷曲成明显或不明显钩状,向上部的茎叶短小,全部叶两面被微毛或脱毛至无毛,平,中脉宽厚。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形成明显或不明显的疏松的伞房状花序,具4-5枚舌状小花。总苞狭圆柱状,宽5-6毫米;总苞片约4层,外层短,宽卵形或长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中内层渐长,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1.2-2厘米,宽2.5-3.5毫米,顶端急尖或钝,或内层有时顶端短渐尖;全部苞外面被尘状短柔毛或果期变稀毛。舌状小花黄色。瘦果圆柱状,长约8.5毫米,有多数(约10条)纵肋,无毛,淡黄色或黄褐色。冠毛污黄色;其中3-5根超长、长达2.5厘米,在与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全部冠毛羽毛状,羽枝蛛丝毛状,但冠毛的上部为细锯齿状。花果期5-9月。
鸦葱: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等地区。 蒙古鸦葱: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等地。 叉枝鸦葱: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鸦葱:生于山坡草地。 蒙古鸦葱:生于盐碱地或河边湿地。 叉枝鸦葱:生于山坡向阳地及河谷砾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