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地柏枝

铁杆地柏枝,中药名。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北京铁角蕨AspleniumpekinenseHance的全草。植物北京铁角蕨,广布于我国内蒙古(大青山)、河北、山西、陕西南部、宁夏、甘肃东南部、山东(泰山、崂山)、江苏(苏州)、浙江(宁波、乐清、镇海)、福建(祟安、莆田、闽侯)、台湾、河南、湖北、湖南(衡山、龙山、慈利)、广东北部(乳源)、广西(德保、武鸣、阳朔)、四川、贵州西部及东北部、云南。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疮痈,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别名 地柏叶(《植物名实图考》),小凤尾草、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炷香(《陕西中草药》),臁疮药、风水草、金钱草、山蕨岩(四川)
药味 味甘、微辛
药性
归经 味甘、微辛,性平。入肺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 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疮痈,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铁杆地柏枝
  • 铁杆地柏枝
  • 铁杆地柏枝
铁杆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杆地柏枝

拼音注音
Tiě Gǎn Dì Bǎi Zhī
别名

地柏枝[陕西]、一柱香

来源

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以全草入药。春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甘、微辛,温。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止血。用于外感咳嗽,肺结核;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2~3钱,大剂量可用至1两。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铁杆地柏枝

拼音注音
Tiě Gǎn Dì Bǎi Zhī
别名

地柏叶、小凤尾草、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一炷香、臁疮药、风水草、金钱草、山蕨岩

出处

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地柏叶为名,云:“山坡多有之,高四五寸,细茎,花叶似侧柏而光,色亦淡绿,四五茎作小丛,盖与卷柏、千年松同类,而生于土,不生于石。”据其所述植物形态特征及附图,与本种类同。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

采收和储藏:四月采挖带根茎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3200m的溪边石上或干旱的山谷。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及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15-25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密被锈褐色鳞毛及黑褐色粗筛孔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cm,被线形鳞毛,下部较密;叶片近纸质,披针形,长8-20cm,宽2-3cm,顶部渐尖并为羽裂,基部略缩短,二回羽状或三回羽裂;羽轴和叶轴两侧均有狭翅;羽片约10对,互生或近对生,三角状长圆形,中部的较大,长2-3cm,宽约1cm,下部的稍缩短;末回裂片椭圆形或短舌形,先端有2-3尖齿;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直达尖齿。孢子囊群长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以上,每小羽片上有2-4个,成熟时往往满布叶背面;囊群盖长圆形,膜质,全缘。

性味

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血。主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疮痈;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铁杆地柏枝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
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疮痈,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咳嗽,地柏枝15~30g,金背枇杷果6~9g。水煎代茶饮。(《陕西中草药》)

2、治肺结核,地柏枝30g,穿心莲15g,侧柏叶15g。煎服。(《中国药用抱子植物》)

3、治热痹肿痛,铁杆地柏枝30g,排风藤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4、治赤白痢疾,铁杆地柏枝30g,井口边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月采挖带根茎全草,晒干或鲜用。

保存方法

~晒干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短,叶团块状,顶部密被深褐色披针形鳞片,上生多数须根。叶淡绿色,多皱缩,革质,无毛,叶柄疏生纤维状小鳞片,叶展开后呈长圆状披针形,2~3回羽裂,羽轴和叶轴两侧有狭翅,羽片三角状矩圆形,末回裂片顶端有2~3尖齿。孢子囊群每裂片1枚,成熟时往往布满叶下面。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北京铁角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8~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2~4毫米,膜质,黑褐色,略有虹色光泽,全缘或略呈微波状。叶簇生;叶柄长2~4厘米,粗0.8~1毫米,淡绿色,下部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疏被黑褐色的纤维状小鳞片;叶片披针形,长6~12厘米,中部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变狭,二回羽状或三回羽裂;羽片9~11对,相距8~12毫米,下部羽片略缩短,较远离,平展,对生,向上互生,斜展,有极短柄,中部羽片三角状椭圆形,长1~2厘米,宽6~13毫米,急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与叶轴平行,下侧楔形,一回羽状;小羽片2~3对,互生,上先出,基部上侧一片最大,紧靠叶轴,椭圆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近圆头,基部楔形并略与羽轴合生,下延,边缘羽状深裂,裂片3~4片,斜向上,舌形或线形,长1~3毫米,先端圆截形并有2~3个锐尖的小齿牙,两侧全缘;其余的小羽片较小,不为深裂,斜向上,彼此接近。叶脉两面均明显,上面隆起,小脉扇状二叉分枝,彼此接近,斜向上,伸入齿牙的先端,但不达边缘。叶坚草质,干后灰绿色或暗绿色;叶轴及羽轴与叶片同色,两侧有连续的线状狭翅,下部疏被黑褐色的纤维状小鳞片,向上光滑。孢子囊群近椭圆形,长1~2毫米,斜向上,每小羽片有1~2枚(基部一对小羽片有2~4枚),位于小羽片中部,排列不甚整齐,成熟后为深棕色,往往满铺于小羽片下面;囊群盖同形,灰白色,膜质,全缘,开向羽轴或主脉,宿存。染色体2n=144。
生长环境
生岩石上或石缝中,海拔380~39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