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脑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montanus(Linnaeus))的脑髓。分布遍布全国。味甘,性平。归肾经。具有补肾兴阳、润肤生肌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
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
《别录》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
《滇南本草》:"入肾。"
《别录》:"平。"
治聤耳,冻疮。
①《别录》:"主耳聋。"
②孟诜:"涂冻疮。"
③《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①治聤耳:雀脑以棉裹少许,塞耳中。(《圣济总录》)
②治小儿冻疮:雀儿脑髓涂之。(《子母秘录》)
③治冻疮: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出自《名医别录》
药材基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取出脑髓,鲜用。
生态环境:多栖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遍布全国。
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肾经
味甘;性平
补肾兴阳;润肤生肌。主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
外用:适量,塞耳;外涂或烧研调敷。
①治聤耳: 雀脑以棉裹少许,塞耳中。(《圣济总录》)④治小儿冻疮: 雀儿脑髓涂之。(《子母秘录》)⑤治冻疮: 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1.《别录》:主耳聋。
2. 孟诜:涂冻疮。
3.《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雀脑
补肾兴阳,润肤生肌。
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
内服:适量,焙干研末冲服。外用:将雀脑直接放于患处或烧灰,调麻油外敷。
尚不明确。
雀脑,甘、温,归肾经。以中医脏器疗法,本品当有补脑之功效。中医认为:肾生骨髓,髓又充脑,故雀脑当有补肾之作用,故《滇南本草》谓本品:“入肾兴阳涩精”。可见其以治肾与脑之虚证为主功效。然作用尚待更进一步研究。对手足皲裂、冻疮等症可外涂患处;肾虚则应内服之。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1、治冻疮: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2、治耳聋:取鲜雀脑如粟粒大,将耳道清洗干净,直接将雀脑置于耳内,外以药棉塞。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要清洗耳道,否则会有臭味。7日为1疗程。(宋·赵信《圣济总录》)
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取出脑髓,鲜用。
文鸟科动物麻雀.
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遍布全国。
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