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乳

驼乳,中药名。为骆驼科骆驼属动物双峰驼CamelusbactrianusferusPrzewalski雌驼的乳汁。动物双峰驼,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补中益气,强壮筋骨之功效。主治久病虚损,筋骨痿弱,虫咬伤。
别名 驼奶《内蒙古药用动物》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温。入脾、心、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补中益气,强壮筋骨。
主治 久病虚损,筋骨痿弱,虫咬伤。
驼乳
  • 驼乳
  • 驼乳
驼乳
拼音注音
Tuó Rǔ
出处

《饮膳正要》

来源

为驼科动物双峰驼乳汁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

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能主治

《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壮筋骨。"

用法用量

内服:炖热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驼乳

功效作用

功能
补中益气,强壮筋骨。
主治
久病虚损,筋骨痿弱,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煮饮,50~100ml。外用:适量,冲洗。
相关论述

1、《饮膳正要》:“补中益气,壮筋骨,令人不饥。”

2、《食物考》:“经络通利。”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毒虫咬伤,驼奶鲜用或发酵后冲洗患处。(《内蒙古药用动物》)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骆驼科骆驼属动物双峰驼。
形态特征
躯体较大,体高2米左右。头较小,耳短小。鼻能开闭。上唇中央分裂如兔唇,下唇较长。颈长,弯曲如鹅颈,有鬣毛。背部有2个肉峰。四肢细长,足大如盘。尾较短。胼胝体,胸部1个,前肢2对,后肢1对,共七块。雄性生殖器官弯转向后。全身被以绒毛,细密而柔软。鬣毛及前臂、峰上的毛较长。毛色多为棕褐色。野生的驼,肉峰矮小,毛短;四肢较长,掌狭。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