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燕窝泥

土燕窝泥,中药名。为燕科燕属动物金腰燕HirundodauricaLinnaues的巢泥。动物金腰燕,分布于我国东北。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主治风疹,湿疮,丹毒,白秃,口疮,小儿惊风。
别名 金腰燕,巧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味 味咸
药性
归经 味咸,性寒。入心、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主治 风疹,湿疮,丹毒,白秃,口疮,小儿惊风。
土燕窝泥
  • 土燕窝泥
  • 土燕窝泥
土燕窝泥
拼音注音
Tǔ Yàn Wō Ní
别名

金腰燕、巧燕

来源

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燕窝泥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

原形态

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黄色横带,下体棕白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湿疹,恶疮,丹毒等。

治小儿丹毒:燕窝泥研末,用鸡子清调涂患处,干后再换。

治疮毒:燕窝泥、黄柏末各1两,香油调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土燕窝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主治
风疹,湿疮,丹毒,白秃,口疮,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9~15g,泡开水。外用:适量,研末调服;或煎水洗浴。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丹毒,燕窝泥研末,用鸡蛋清调涂患处,干后再换。(《卫生易简方》)

2、治疮毒,燕窝泥、黄柏末各30g,香油调涂。(《东北动物药》)

3、治小儿惊风,高热,燕窝泥配鲜青蒿各60~90g,捣绒调鸡蛋清敷胸部,干后取下再调敷。(《彝医动物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在燕巢中刮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泥块,表面有分布均匀的圆形突起,多为黑褐色。气微,味淡。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燕科燕属动物金腰燕。
形态特征
雌雄相似,全长170~180mm。上体多呈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后颈具栗色领环;腰部具宽阔的栗黄色横带;尾黑褐色,尾下复羽的羽端为辉蓝黑色,外侧尾羽特长,呈深叉状尾。翼上复羽色似尾羽,飞羽褐色,下体白色染棕,密布以黑褐色羽干纹,这些纵纹在颏及喉等处较粗而密,向后渐细而疏,眼暗褐色;嘴黑色;脚暗红褐色至黑褐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