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香柴

水香柴,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贵州金丝桃HypericumkouytchenseLevl.的根、种子。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黄疸,痢疾,妇女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别名 -
药味 味辛、甘
药性
归经 味辛、甘,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 用于黄疸,痢疾,妇女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水香柴
  • 水香柴
  • 水香柴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

别名

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

来源

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

贵州。

性味

辛、甘,寒。

功能主治

解热利湿,消积活血,镇痛。

妇女症瘕,月经不调:根1钱,种子5钱,研末酒送服,每次1钱。

黄疸:用根1两,米泔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香柴

拼音注音
Shuǐ Xiānɡ Chái
别名

上天梯、刘寄奴、过路黄。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贵州金丝桃的根、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kouytchense Levl.[Norysca kouytchensis(Levl.)Y.Kimur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路旁或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贵州金丝桃 小灌木,高1-1.5m左右。枝条多少下垂。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cm,宽1-1.6cm,边缘全缘,有黑色腺点,老叶有时呈红褐色。花单生或为聚伞花序,具花3-5朵,顶生,着花枝条多少粗壮;花两性,黄色,直径约5cm:萼片5,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在花蕾及果时直伸或开张,先端锐尖至渐尖;花瓣5,矩圆状倒卵形,较雄蕊长2倍,先端有锐尖的小尖突;雄蕊多数5束;子房上位花柱5分离。蒴果;室间开裂。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

辛;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黄疸;痢疾;妇女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30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水香柴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
用于黄疸,痢疾,妇女月经不调,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30g。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黄疸,细菌性痢疾,月经不调,小儿消化不良和跌打损伤等。
相关配伍

1、治黄疸:过路黄根30g。蒸淘米水服。

2、治月经不调及伤痛:过路黄根3g,过路黄子15g。共研成末,用酒吞服,每次3g。

3、治妇女癓瘕:过路黄根、马鞭草根15g。用水、酒各半煎服。(1-3方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藤黄科植物贵州金丝桃。
形态特征
灌木,高1-1.8米,有拱弯或下垂的枝条。茎红色,幼时具4纵线棱,渐变成具2纵线棱,最后呈圆柱形;节节间长1-4厘米,短于至长于叶;皮层红褐色。叶具柄,叶柄长0.5-1.5毫米;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至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5.8厘米,宽0.6-3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形或偶为圆形而具小尖突,基部楔形或近狭形至圆形,边缘平坦,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但不或几不呈苍白色,主侧脉3-4(-5)对,中脉在上方分枝,无或有模糊的第三级脉网,腹腺体多少密生,叶片腺体点状及短条纹状。花序具1-7(-11花,自茎顶端第1(-2)节生出,近伞房状;花梗长0.5-1厘米;苞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凋落。花直径4-6.5厘米,星状;花蕾狭卵珠形,先端锐尖至近渐尖。萼片离生,覆瓦状排列,在花蕾及结果时多少开张,狭卵形至披针形,长0.7-1.5厘米,宽0.25-0.7厘米,先端锐尖至锐渐尖,全缘,中脉明显,小脉不显著,腺体约10-11,线形。花瓣亮金黄色,无红晕,开张或下弯,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4厘米,宽1.6-2.5厘米,长约为萼片的3倍左右,边缘向顶端有细的具腺小齿,有近顶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锐尖。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约35-50枚,最长者长1.8-2.9厘米,长约为花瓣7/10-4/5,花药金黄色。子房卵珠状角锥形至狭卵珠形,长6-8毫米,宽4-6毫米;花柱长8-10毫米,长约为子房的1.2-1.35倍,离生,直立,先端略外弯;柱头小。蒴果略呈狭卵珠状角锥形至卵珠形,长1.7-2厘米,宽0.8-1厘米,成熟时红色。种子深紫褐色,狭圆柱形,长2-3.2毫米,有狭翅,近于平滑。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路旁或山坡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