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菅兰

山菅兰,中药名。为百合科山菅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ensifolia(L.)DC.的根。植物山菅兰,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东南部、广西、广东南部、江西南部、浙江沿海地区、福建和台湾。具有拔毒消肿之功效。主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

别名 老鼠砒、山猫儿、山大箭兰、山交剪、桔梗兰、绞剪草
药味 味甘、辛
药性
归经 味甘、辛,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拔毒消肿。
主治

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 山菅兰
山菅兰
拼音注音
Shān Jiān Lán
别名

老鼠砒、山猫儿、山大箭兰、山交剪、桔梗兰、绞剪草

来源

百合科山菅兰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L.)DC.,以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去皮晒干。

性味

甘、辛,凉。有大毒。

注意

严禁内服。

功能主治

拔毒消肿。外用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

干根粉适量,醋调敷患处。

备注

(1)全草有毒,家畜中毒可致死。人误食其果可引起呃逆,甚至呼吸困难而死。解决方法:可按中毒急救一般原则处理,并对症治疗。据广州草药医介绍,灌服鲜鸭血或鲜羊血直至呕吐,将毒物吐出。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菅兰

功效作用

功能

拔毒消肿。

主治

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

外用:干根粉适量,醋调敷患处,严禁内服。

注意事项

本品有大毒,严禁内服。

药理作用

全草有毒,家畜中毒而致死。

临床应用

附注

全草有毒,家畜中毒可致死。人误食其果可引起呃逆,甚至呼吸困难而死。解救方法:可按中毒急救一般原则处理,并对症治疗。灌服鲜鸭血或鲜羊血直至呕吐、将毒物吐出。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须根直径约1.5mm,具细纵棱及环状裂痕,或皮层脱落露出浅棕色木质部,较易折断,断面肉眼可见髓部中空。气微,味辛。以粗大、干燥易折断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山菅属植物山菅兰。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2米;根状茎圆柱状,横走,粗5-8毫米。叶狭条状披针形,长30-80厘米,宽1-2.5厘米,基部稍收狭成鞘状,套迭或抱茎,边缘和背面中脉具锯齿。顶端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疏散;花常多朵生于侧枝上端;花梗长7-20毫米,常稍弯曲,苞片小;花被片条状披针形,长6-7毫米,绿白色、淡黄色至青紫色,5脉;花药条形,比花丝略长或近等长,花丝上部膨大。浆果近球形,深蓝色,直径约6毫米,具5-6颗种子。花果期3-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东南部、广西、广东南部、江西南部、浙江沿海地区、福建和台湾等地,亚洲热带地区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分布。

道地产区

云南、贵州东南部、广西、广东南部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