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穗花千斤拔

球穗花千斤拔,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球穗花千斤拔Flemingiastrobiliferae(L.)Ait.F.的根或全草。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痰热咳嗽,哮喘,百日咳,黄疸。
别名 蚌壳草、耗子响铃、贝壳草、耗子耳朵树、咳嗽草、老鼠尾,排钱草、麒麟尾、山萝卜。
药味 味苦、甘
药性
归经 味苦、甘,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止咳化痰。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痰热咳嗽,哮喘,百日咳,黄疸。
球穗花千斤拔
  • 球穗花千斤拔
  • 球穗花千斤拔
  • 球穗花千斤拔
球穗花千斤拔
别名

咳嗽草、百咳草

来源

豆科球穗花千斤拔Moghania strobilifera (L.) J. St.-Hilaire ex Jacks.,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

苦、甘,凉。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清热除湿,补虚劳,壮筋骨。治咳嗽、哮喘、黄疸,风湿痹痛,疳积,百日咳,肺炎等。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球穗花千斤拔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止咳化痰。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痰热咳嗽,哮喘,百日咳,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相关论述

1、《广东中药志》:“壮腰膝,舒筋络,祛风湿。”

2、《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疗虚咳、百热咳。”

3、《全国中草药汇编》:“止咳祛痰,清热除湿,补虚劳,壮筋骨。治咳嗽,哮喘、黄疸、风湿痹痛、疳积,百日咳,肺炎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采收全株,洗净,切段断,晒干。秋后采根,洗净,切段断,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长圆锥形,末端较细,极少分岔叉,似老鼠尾状。表面灰黄色,栓皮较光滑。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球穗花千斤拔。
形态特征
球穗花千斤拔,又名大苞叶千斤拔。灌木,高约3m。枝纤细,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短,密被黄色短柔毛;叶片卵状长椭圆形,长7-15cm,宽3.5-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有毛,尤以脉上毛较密。,聚伞花序小,包藏于大型叶状苞片内,这种苞片排成长12-18cm的总状花序;花萼斜钟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个较长,有白色疏毛及黄色腺点;花冠白色,长约7mm,具缘毛;雄蕊10,二体;子房有疏毛及腺点。荚果椭圆形,膨胀,长约1cm,棕色,有短柔毛。种子2颗,近球形,棕色,有黑斑。花、果期9-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空旷草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