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卵

豚卵,中药名。为猪科猪属动物猪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的睾丸。动物猪,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温肾散寒,镇惊定痫之功效。主治哮喘,睾丸肿痛,疝气痛,阴茎痛,癃闭,惊痫。

别名 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猪外肾《鲁府禁方》,猪隐睾《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选编》
药味 味甘、咸
药性
归经 味甘、咸,性温。入肺、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温肾散寒,镇惊定痫。
主治

哮喘,睾丸肿痛,疝气痛,阴茎痛,癃闭,惊痫。

豚卵
  • 豚卵
  • 豚卵
豚卵

《中药大辞典》:豚卵

拼音注音
Tún Luǎn
别名

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猪科动物睾丸。一般可在阉割小猪时收集。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

甘,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咸,温。"

功能主治

补肾纳气,治哮喘,疝气,少腹急痛,癃闭。

①《本经》:"主惊痫,癫疾,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

②《千金·食治》:"除阴茎中痛。"

③《纲目》:"治阴阳易病,少腹急痛,用热酒吞二枚。"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2个。

复方

①治惊痫中风,壮热瘈疭,吐舌出沫:豚卵一双(细切),当归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济方》)

②治小儿腹股沟疝:猪隐睾一个(阉割小猪时取)。放瓦片上,用另一瓦合上,放炉内焙干后取出研末,一次口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小猪睾丸制成1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试治20例,经20天观察,基本治愈15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病人中,用药3~5天内症状消失的8例,6~10天消失的5例,11~15天消失的2例。继之治疗239例,观察14天,基本治愈37例,有效177例,无效25例。

②治疗支气管哮喘

用猪睾丸适量煮熟,连汤同服,每天2次,每次量为:2岁以内1/3个,2~5岁1/2个,6~10岁1个,11~15岁1个半,成人2个。观察11例,服后一般可缓解哮喘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豚卵

拼音注音
Tún Luǎn
别名

豚颠、猪石子、猪睾丸、猪外肾;猎隐睾

英文名
pig's testis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睾丸。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将雄猎宰杀后,刮去猪毛,摘取睾丸,洗净。或阄害虫小猪时留下睾丸。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

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化学成分

豚卵含睾丸酮(testosterone)。

归经

肾经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

温肾散寒;镇惊定痫。主哮喘;睾丸肿痛;疝气痛;阴茎痛;癃闭;惊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2个。外用:适量,捣烂或煮膏涂敷。

复方

①治惊痫中风,壮热,吐舌出沫:豚卵一双(细切),当归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济方》)②治小儿腹股沟疝:猪隐睾一个(阉割小猪时取)。放瓦片上,用另一瓦合上,放炉内焙千后取出研未,一次口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用小猪睾丸制成10% 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之毫升。试治20例,经20天观察,基本治愈15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病人中,用药3-5天内症伏消失的8例,6-10天消失的5例,11-15天消失的2例,继之治疗239例,观察14天,基本治愈37例,有效177例,无效25例。

2.治疗支气管哮喘:用猪睾丸适量煮熟,连汤同服,每天2次。每次量为:2岁以内1/3个,2-5岁1/2个,6-10岁1个,11-15岁1个半,成人之个。观察11例,服后一般可缓解哮喘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

各家论述

1.《本经》:主惊痫,癫疾,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

2.《千金·食治》:除阴茎中痛。

3.《纲目》:治阴阳易病,少腹急痛,用热酒吞二枚。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豚卵

功效作用

功能

温肾散寒,镇惊定痫。

主治

哮喘,睾丸肿痛,疝气痛,阴茎痛,癃闭,惊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2个。外用:适量,捣烂或煮膏涂敷。

注意事项

肾火炽者忌用。

药理作用

1、减轻动物子宫和卵巢重量的增加。

2、促进造血功效作用。

3、延缓衰老作用。

4、抗冠心病作用。

5、免疫作用。

6、抗早孕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惊痫、癫疾、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

2、《名医别录》:“无毒。”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临床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相关配伍

1、治小儿腹股沟疝,猪隐睾1个(阉割小猪时取)。放瓦片上,用另1瓦合上,放炉内焙干后取出研末,1次口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治惊痫中风,壮热,吐舌出沫,豚卵一双(细切),当归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济方》)

3、治秃疮,猪外肾,捣烂,去筋渣用。先用花椒、细茶熬水洗净,后将药搽上封固。(《鲁府禁方》秃疮方)

4、治疮肿,烧伤,将家猪肾鞭连根割下,混合猪苦胆煎煮。不加水,煮至成油状物的稠膏。取膏外敷或涂搽患处。(《彝医动物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将雄猪宰杀后,刮去猪毛,摘取睾丸,洗净。或阉割小猪时留下睾丸。

炮制方法

切片入药,悬蹄酒浸半日,炙焦研末用。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猪科猪属动物猪。

形态特征

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分布区域

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

道地产区

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