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橿根,中药材名。为樟科植物山橿LinderareflexaHemsl.的根或根皮。具有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外用治刀伤出血。
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外用治刀伤出血。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
生于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山橿,又名:大叶山橿、米珠、副山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成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毫米;果柄长1.5~2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性温,味辛。
止血,消肿,行气止痛。治疥癣、风疹、胃痛。
①治胃气痛:山橿根二钱。南五味子根皮三钱,灯心草、车前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刀伤出血:山橿皮捣烂敷患处。
山姜、副山苍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reflexa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边、林缘或灌木从中。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山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mm。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mm;果柄长1.5-2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肺;胃经
温;辛
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主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治刀伤出血
内服:煎汤, 根6-15g,果实3-9g。外用:适量,鲜根皮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橿根
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
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外用治刀伤出血。
内服:煎汤,根6-15g,果实3-9g。外用:适量,鲜根皮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尚不明确。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止血消肿。治疥癣风疹。”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理气,杀虫。治过敏性皮炎,胃痛,刀伤出血。”
3、《福建药物志》:“理气止痛。主治胃痛,腹痛,荨麻疹。”
1、治胃痛:①山橿根6g,南五味子根皮9g,灯心草、车前草各6g。水煎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②山橿根9g,乌药12g,百合1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刀伤出血:山橿根皮捣烂,敷患处。(《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置阴凉干燥处。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直径1-10cm。表面皮部棕褐色,较薄,易与木部分离,木部淡黄色,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周边棕褐色或棕色,有细皱纹。质坚硬。气香,味辛、微苦。
樟科山胡椒属山橿。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m。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叶柄长5-12mm;叶片倒卵圆形或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对。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雌花雄蕊长约2mm,子房椭圆形,柱头盘状。果球形,直径约7mm,熟时红色;果梗细,长1.5-2cm,有疏柔毛。花期3-4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边、林缘或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