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败火草

小败火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VeronicajavanicaBl.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疮疖肿毒,乳痈,痢疾,跌打损伤。
别名 贡布区敦木(藏名)
药味 味辛、苦
药性
归经 味辛、苦,性凉。归肺、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疮疖肿毒,乳痈,痢疾,跌打损伤。
小败火草
  • 小败火草
  • 小败火草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

拼音注音
Xiǎo Bài Huǒ Cǎo
别名

贡布区敦木(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全草。6~8月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沟边。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茎多条从根处开展,上升,粗短或细长,有铺散而重复的分枝,叶对生,卵形,先端钝,基部圆形、近心形或戟形,边缘有圆锯齿;叶柄很短。花小,顶生或腋生,排成短总状花序;花冠辐状,紫红色,花冠管很短,花瓣4~5。蒴果小,宽倒心形,较宿萼短。

性味

性凉,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风散热,解毒消肿。治乳腺炎,痢疾,跌打损伤,一切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败火草

拼音注音
Xiǎo Bài Huǒ Cǎo
英文名
Herb of Java Speedwell
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onica javanica Bl.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溪边的湿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原形态

爪哇婆婆纳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疏被柔毛。茎基部多分枝,主茎直立或上升,侧枝倾卧上升,叶对生;具1-7mm的短柄;叶片卵形状三角形,长1-4cm,宽0.7-3cm,先端钝,基部圆形,近心形或截平形,边缘具深钝齿。总状花序有的短,集成伞房状,有的长,果期可达10cm;苞片条形,或倒披针形;花梗短;萼裂片条状长椭圆形;花冠白色、粉色或紫红色,长约2mm;雄蕊2;雄蕊2,短于花冠。蒴果倒心形,先端凹口很深达果长1/3,基部宽楔形或稍浑圆,有睫毛,宿存花柱长仅0.3-0.5mm。种子小。花期2-4月

性味

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疮疖肿毒;乳痈;痢疾;跌打损人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败火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疮疖肿毒,乳痈,痢疾,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散热,解毒消肿。治乳腺炎,痢疾,跌打损伤,一切疮疥肿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乳腺炎及疮疥肿痛:小败火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外用捣绒敷患处。(《百病医治奇效良方中医治病精选秘方下》)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
形态特征
爪哇婆婆纳又名:多枝婆婆纳。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多少被多细胞柔毛,无根状茎,植株高10-30厘米。茎基部多分枝,主茎直立或上升,侧枝常倾卧上升。叶具1-7毫米的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三角形,长1-4厘米,宽0.7-3厘米,顶端钝,基部浅心形或截平形,边缘具深刻的钝齿。总状花序有的很短,几乎集成伞房状,有的长,果期可达10厘米;苞片条形或倒披针形,长4-6毫米;花梗比苞片短得多;花萼裂片条状长椭圆形,长2-5毫米;花冠白色、粉色或紫红色,长约2毫米;雄蕊约为花冠一半长。蒴果倒心形,长2-3毫米,宽3-4毫米,顶端凹口很深,深达果长1/3,基部宽楔形或多少浑圆,有睫毛,花柱长仅0.3-0.5毫米。种子长约0.5毫米。花期2-4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溪边的湿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