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柏

小地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SelaginellanipponicaFranch.etSav.的全草。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别名 六角草、宽叶卷柏、接筋藤、补地云、石打穿、铺地蜈蚣
药味 味微苦
药性
归经 味微苦,性凉。归肺、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小地柏
  • 小地柏
  • 小地柏
小地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柏

别名

伏地卷柏

来源

蕨类卷柏科小地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两广除外)各省、山东、陕西、河南及西南各省区。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主治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

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地柏

拼音注音
Xiǎo Dì Bǎi
别名

六角草、宽叶卷柏、接筋藤、补地云、石打穿、铺地蜈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S.shensi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湿地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茎纤细,匍匐蔓生,处处生根,植株呈苔藓状群落。叶二型,互生,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排列稀疏;侧叶斜卵形,长2-3mm,宽0.8-1m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细齿;中叶与侧叶相似而较狭,长1.5-2mm,宽0.5-0.7mm。生孢子的小枝直立,高4-10cm,孢子囊生在枝上部叶腋,不形成特化的孢子囊穗;孢子囊卵圆形,大孢子囊位于下部,小孢子囊位于上部。孢子二型。

化学成分

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地柏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止血。治吐血,痔疮出血,淋病,外伤出血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吐血:宽叶卷柏15g,景天三七15g,仙鹤草9g。煎服。

2、治淋病:宽叶卷柏15g,瓜子金9g,石韦12g。煎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3、治烧伤:六角草适量,研细末。先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然后将药粉撒于伤面,用纱布包扎,每日换1次。(《湖北中草药志》)

4、治外伤出血:宽叶卷柏晒干,研末外敷。(《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茎纤细,圆柱形,多分枝,无明显主茎,禾秆色,直径约1-1.5mm,常疏生具分歧的细须根。茎生叶二形,背腹各2列,常皱缩卷曲,中叶长卵状矩圆形,贴伏于茎上。远较背叶小,背叶宽卵形,向侧面平展,上面淡绿黄色,背面灰绿色。孢子叶二形。孢子囊穗常沿茎各处着生。孢子二形。腋生。茎质柔韧,叶质脆。气微,味淡。

以分枝多、叶色绿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
形态特征
伏地卷柏又名:日本卷柏。土生,匍匐,能育枝直立,高5-12厘米,无游走茎。根托沿匍匐茎和枝断续生长,自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1-2.7厘米,纤细,直径0.1毫米,根少分叉,无毛。茎自近基部开始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茎下部直径0.2-0.4毫米,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侧枝3-4对,不分叉或分叉或1回羽状分枝,分枝稀疏,茎上相邻分枝相距1-2厘米,叶状分枝和茎无毛,背腹压扁,茎在分枝部分中部连叶宽4.5-5.4毫米,末回分枝连叶宽2.8-4.2毫米。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表面光滑,边缘非全缘,不具白边。分枝上的腋叶对称或不对称,1.5-1.8毫米×0.8-1.0毫米,边缘有细齿。中叶多少对称,分枝上的中叶长圆状卵形或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1.6-2.0毫米×0.6-0.9毫米,紧接到覆瓦状(在先端部分)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尖头和急尖,基部钝,边缘不明显具细齿。侧叶不对称,侧枝上的侧叶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常反折,1.8-2.2毫米×1.0-1.6毫米,先端急尖;上侧基部扩大,加宽,覆盖小枝,上侧基部边缘具微齿。孢子叶穗疏松,通常背腹压扁,单生于小枝末端,或1-2(3)次分叉,18-50毫米×2.0-4.6毫米;孢子叶二形或略二形,正置,和营养叶近似,排列一致,不具白边,边缘具细齿,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渐尖;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大孢子橘黄色;小孢子橘红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湿地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