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宵草,中药名。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OenotherastrictaLedeb.exLink的根。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祛风舒筋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雀目,风湿痹痛。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雀目,风湿痹痛。
香待霄草、夜来香、月下香、月见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夏、秋采。
生长于向阳的山脚下、荒地、草地、干燥的山坡、路旁。东北和山东、江苏、四川等地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主根发达,木质化。茎直立,高达1米,单一或稀于基部分枝,疏生白色短毛。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具短柄或无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狭楔形,先端渐尖,两面均生白色短毛,叶脉及边缘并有长柔毛,边缘有不整齐疏锯齿。花两性,单生于枝端叶腋,鲜黄色,无梗,夜间开放;萼管长约4厘米,裂片4,披针形,开花时常两片相联,反卷;花瓣4,倒卵形或倒心形;雄蕊8;子房下位,4室,柱头4裂。蒴果长圆柱形,略呈4棱,长2~3厘米,被白色短柔毛。种子棕色,为不规则三角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花含挥发油。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根为解热药。治感冒、喉炎。"
内服:煎汤,1.5~3钱。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待宵草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祛风舒筋。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雀目,风湿痹痛。
内服:煎汤,6-15g。
尚不明确。
《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风湿疼痛。”
1、治风热感冒:待宵草15g,桑叶12g,菊花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鲜(待宵草)根、鲜玄参、土牛膝各30g。水煎,分多次咽服。(《湖南药物志》)
3、治风湿筋骨疼痛:待宵草15g,筋骨草15g,水蜈蚣15g,野地瓜根15g,箭杆风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同属植物槌果月见草OenotheratetrapteraCav.根入药,与本品功效相似。
秋季挖取根部,去净泥土,晒干。
柳叶菜科月见草属待宵草。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主根发达,近木质。茎直立粗壮,被毛。叶丛生或互生,基生叶丛生,具枘,茎生叶互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下部叶为线状倒披针形,上部叶为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cm左右,宽1-1.5cm,两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具不规则疏锯齿。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鲜黄色,无柄,夜间开放、有香气;萼筒延伸于子房之上,裂片4,披针形,长约2cm,开花时常两片相连,反卷;花瓣4,近倒心形,长约3cm,先端微凹缺;雄蕊8,等长;子房下位,柱头4裂。蒴果圆柱形,略有2钝棱,被毛,长2-3cm,直径约5mm。花期4-6月。
分布于全国各地,自东北至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区庭院均栽种。
全国各地。
生于庭院或田野,多栽培,并有逸为野生。
喜阳光及温暖气候。宜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
用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春、秋均可播种,而以秋播为宜。小苗需防寒越冬,翌春再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