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古柯

滇缅古柯,中药名。为古柯科植物滇缅古柯Erythroxylumkunthianum(Wall.)Kurz的叶。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定喘,止痛,健脾之功效。常用于哮喘,骨折疼痛,疟疾,神疲乏力。
别名 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
药味 味微苦、涩
药性
归经 味微苦、涩,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定喘,止痛,健脾。
主治 哮喘,骨折疼痛,疟疾,神疲乏力。
滇缅古柯
  • 滇缅古柯
  • 滇缅古柯
滇缅古柯
别名

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

来源

古柯科滇缅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 (Wall.) Kurz,以叶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南部。

性味

涩、微苦,温。

功能主治

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滇缅古柯

功效作用

功能
定喘,止痛,健脾。
主治
哮喘,骨折疼痛,疟疾,神疲乏力。
用法用量
少量叶片(5g),咀嚼;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
兴奋、麻醉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古柯科植物滇缅古柯。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1-6mm。小枝无毛,黑褐色。叶互生;叶柄长2-8mm;托叶长1-2mm;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3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干时背面稍粉而微褐色,侧脉不很明显。花1-3朵簇生于叶腋内;花梗长5-9mm;萼深裂达3/4,裂片披针形或半卵形,长1-1.5mm;花瓣卵状长圆形,长3-4mm,里面有舌状附属体2枚;雄蕊管在长花柱花中的约与花萼等长或稍短于花萼,在短花柱花中的长与花萼;子房长圆形,在长花柱花中的长约为雄蕊管的2倍,花柱合生。核果锐三棱状长圆形,稍弯,长10-14mm,宽3.5-5mm,先端钝形。花期5-6月,果期5-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