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鸟足兰

滇南鸟足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滇南鸟足兰SatyriumnepalenseD.Don.的块茎。分布于云南。具有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异常。
别名 对对参、小鸡腿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平。归肾、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壮腰益肾,养血安神。
主治 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异常。
滇南鸟足兰
  • 滇南鸟足兰
  • 滇南鸟足兰
滇南鸟足兰
别名

对对参、小鸡腿

来源

兰科滇南鸟足兰Satyrium henryi Schlecht.,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壮腰益肾,养血安神。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

用法用量

3~5钱。

备注

同属植物云南鸟足兰S. yunnanensis Rolfe亦同供药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滇南鸟足兰

功效作用

功能
壮腰益肾,养血安神。
主治
肾虚腰痛,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心脏病,白带异常。
用法用量
15-25g。
相关论述
本品见载于《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调能“补肾养心,治肾虚腰痛”。又据《贵州药植目录》载:对对参可“治阳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慢性肾炎,面足浮肿:对对参15g、车前子9g、怀牛膝6g,水煎服,并可治心脏病及妇女白带。(《中华天然补品大全》)
附注
同属植物云南鸟足兰亦同供药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兰科植物滇南鸟足兰。
形态特征
块茎长圆状椭圆形。茎无毛,基部具膜质鞘,在鞘的上方叶有叶状鞘。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先端急尖,边缘略呈皱波状,基部鞘抱茎。总状花序密生20余多或更多的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反折,上部较小;花粉红色;中萼片狭椭圆形,先端钝;侧萼片长圆状半卵形,稍斜歪,近先端边缘具细缘毛;花瓣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背面有龙骨状突起;唇瓣位于上方,兜状,近半球形,先端钝并外折,背面有龙骨状突起;距2个,下垂;蕊柱向后弯曲;柱头唇近圆形;蕊喙唇3裂。花期9-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草坡、林间空地或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