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子

地瓜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豆薯Pachyrhizuserosus(Linn.)Urb.的种子。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疗癣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疥癣,痈肿。
别名 地萝卜子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疗癣解毒。
主治 疥癣,痈肿。
地瓜子
  • 地瓜子
  • 地瓜子
地瓜子
拼音注音
Dì Guā Zǐ
别名

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

《中国药植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豆薯种子

毒性

地瓜子,民间多用以杀虫,但因误食而中毒者亦曾有报道。3例小儿患者于食后2~8小时发病,均出现呕吐、全身软弱无力及神智昏迷,有的并伴见小便失禁,呼吸困难,体温下降,或呈明显休克状态;1例成人患者除恶心呕吐外,又诉口干及四肢发麻。经对症治疗及输液抢救后,均恢复。但1例小儿神智清醒后仍说话不流利,不能独立行走。

化学成分

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酮的异黄酮衍生物鱼藤酮、豆薯酮、12α-羟基豆薯酮、去甲氧基豆薯酮、12α-羟基去甲氧基豆薯酮、地瓜酮等,尚有苯基吡喃香豆精类化合物豆薯内酮及地瓜内酯。新收种子含水分8.11%,灰分4.32%,蛋白质39.50%,脂肪25.81%,碳水化物22.26%。

性味

《中国药植图鉴》:"有毒。"

注意

忌内服。

功能主治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痈肿。"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地瓜子

功效作用

功能
疗癣解毒。
主治
疥癣,痈肿。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忌内服。若误服中毒,应及时救治,可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如出现休克,应先行抢救;静脉输液,对症治疗。
药理作用
毒性:误服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全身乏力,严重者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死亡。
相关论述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痈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疥疮:以种子适量,用醋煮取汁,外搽洗。也适于外敷痈肿。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豆薯。
形态特征
粗壮、缠绕、草质藤本,稍被毛,有时基部稍木质。根块状,纺锤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肉质。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小托叶锥状,长约4毫米;小叶菱形或卵形,长4-18厘米,宽4-20厘米,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裂片小,急尖,侧生小叶的两侧极不等,仅下面微被毛。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每节有花3-5朵;小苞片刚毛状,早落;萼长9-11毫米,被紧贴的长硬毛;花冠浅紫色或淡红色,旗瓣近圆形,长15-20毫米,中央近基部处有一黄绿色斑块及2枚胼胝状附属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圆形、直立的耳,翼瓣镰刀形,基部具线形、向下的长耳,龙骨瓣近镰刀形,长1.5-2厘米;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离生;子房被浅黄色长硬毛,花柱弯曲,柱头位于顶端以下的腹面。荚果带形,长7.5-13厘米,宽12-15毫米,扁平,被细长糙伏毛;种子每荚8-10颗,近方形,长和宽5-10毫米,扁平。花期8月,果期11月。
分布区域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