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渣叶

布渣叶,中药名。是椴树科植物破布树的干燥叶。夏秋季采叶,晒干。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消化不良,腹泻。可配凉茶。全世界有60种,分布于非洲、印度、马来西亚。我国产2种,为破布叶和海南破布叶。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尤以广东省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广东的阳西、湛江是主产地。

别名 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
药味 味酸
药性
归经 味酸,性凉。归脾、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主治

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

布渣叶
  • 布渣叶
  • 布渣叶
布渣叶
拼音注音
Bù Zhā Yè
别名

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

来源

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Microcos paniculata.的。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

淡、微酸,平。

功能主治

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

0.3~1凉;亦可配作凉茶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布渣叶

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主治

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

用法用量

15-30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除去枝梗和杂质,阴干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椴树科植物破布树。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灰黑色。幼嫩部分被星状柔毛。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而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地。尤以广东省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广西的阳西、湛江是主产地。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等处灌丛中或平地路旁或疏林下,少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