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串连果

大串连果,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土密藤Brideliastipularis(L.)Bl.的果实。具有催吐,解毒的功效。主治草乌等药物中毒。
别名 -
药味 味涩、微苦
药性
归经 味涩、微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催吐,解毒。
主治 草乌等药物中毒。
大串连果
  • 大串连果
  • 大串连果
大串连果
来源

大戟科大串联果Bridelia stipularis (L.) Blume,以果、根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

果:催吐,解毒。可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支蒿中毒,鲜果3~7粒,捣烂白开水送服。

根:消炎,止泻。主治腹泻,脱肛。用量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串连果

功效作用

功能
催吐,解毒。
主治
草乌等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捣烂,开水送服,鲜果3-7枚。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枝蒿中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支蒿中毒:鲜大串连果3-7粒,捣烂白开水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熟时采摘,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大戟科土蜜树属土密藤。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小枝蜿蜒状,顶部密被黄褐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6-1.3cm;托叶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与叶柄均被褐色柔毛,早落;叶片近革质,长椭圆形至宽椭圆形,稀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或近于圆形,长6-15cm,宽2-9cm,先端急尖,稀微凹,基部急尖或近圆形,边缘背卷,两面被黄褐色柔毛。花雌雄同株,通常2-3朵着生于小枝叶腋内或上部,作穗状花序式排列;雄花萼片卵状二角形,长约4mm,宽约2.5mm;花瓣匙形,先端3-5浅裂;退化雌蕊长圆柱状,先端2深裂;雌花花托多少漏斗状;萼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全缘或2浅裂,子房卵形,长约3mm,花柱2裂,裂片线形;花盘坛状,内面与花托内面均被长柔毛,后期因子房膨大而撕裂。核果卵形,长约12mm,宽8mm;种子长圆形,长约8mm,宽约6mm,黄色,光滑。花果期全年。
分布区域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路旁、山坡疏林中。常攀援于其他乔木上。